迭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边缘地带,海拔大约在1600米至4920米之间。在古代它叫做“叠州”,在藏语中是山神“大拇指摁开”的地方。解放后,1962年元旦成立了迭部县,所以迭部这一称呼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由于今天有大约7个多小时的旅程,所以早晨6点就早早起床了,拉开窗帘,远山竟然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远处是影影绰绰的山峦,半山腰飘荡着乳白色的晨雾,朝阳宛如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一束光线投射在雪线以上的山顶上,明亮的岩石、白色的云雾和幽暗的林木形成巨大的反差,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朝阳是渐渐升起的,云雾是缓缓流动的,所以山峦也是时隐时现,色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由橘黄渐渐变为青蓝,最后随着阳光的褪去而慢慢隐去,宛如一场大型风光片的谢幕。
草草地吃完早饭,便匆忙出发。从县城到扎尕那[zā gǎ nà],虽然只有28公里,但导航预估时间却要1个多小时,加之昨晚听说这一段路非常难走,所以心中还是相当忐忑的。刚开始的7公里,是省道S313,还比较顺畅,但右拐进入X412县道江迭段之后,就非常艰难了。这20多公里,全程都在修路,坑坑洼洼自不必说,前车扬起的尘土,使得能见度只有4、5米,由于无法超车,只好打开雾灯和双闪在扬尘中摸索着前进,时速只有10多公里。
由于尘土太大,所以基本上接近“盲开”,前方4、5米开外的地方,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就这么颠簸着,大约1个小时之后,忽然一片蓝天出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扎尕那到了。
道路依旧是坑坑洼洼,然而风景却美得让人难以置信。这里宛如天然岩壁构筑的巨大宫殿,四面环山,山势奇峻,云雾缭绕。阶梯状的山坡上绿草如茵。一座藏族村寨依山而建,顺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向山上延伸。云层更为奇特,内地的云都是飘在天上的,而这里的云似乎是落在地上的,在山和天相接的地方,落满了洁白的云朵,云朵的背后是碧蓝如玉的天空,难以想象,在沙尘蔽天的道路尽头,是这样一片美得让人窒息的仙境。
然而,这一令一切美好词语都显得苍白的美景,并非人工雕琢的大型公园,而是浑然天成的大自然的杰作。这里并非景区,只是位于迭部县大山深处益哇乡的一个藏寨。100多年前,美国人约瑟夫·洛克发现了这个被大山包围的秘境,他用黑白胶片记录了这里的绮丽,让世人知道了在中国甘南的大山深处还隐藏着如此美丽的一个村寨。
这是一处外人难以进入的世外桃源,近百年来,它几乎保持了不变的风貌,无论是植被还是房舍,还是和洛克当年看到的毫无二致。岁月的变迁,留下的是波澜不惊的雄奇,时光的流水,使这块土地闪耀着更加瑰丽的神采。虽然商业的巨浪已经向它涌来,过不了多久,村口也许会立起卖门票的牌坊,但至少在今天,它仍然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原始村落,你可以随意走进村寨,惬意地饱览秀丽的风光。
我们把车停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准备从这里步行前往山上的拉桑寺。站在这里向南边俯瞰,脚下是如茵的高山草甸,稍远一点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林木,正前方两座石峰相对而出,如同石门守护着这片秘境,石门之间蜿蜒一条狭窄的山路,距离产生的美已经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崎岖,只觉得它像一条玉带向山外延伸,这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正是道路的阻隔,才使得扎尕那保留了纯朴的民风和独特的风貌,不知交通的便利,会给这里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变化?
再看东西两侧,巍峨恢弘的峭壁雄伟壮观,峭壁下是层层梯田和即将成熟的青稞,青稞的金黄与草甸的翠绿相映成趣。背后是凌空入云的光盖山石峰,雪线以上寸草不生的灰白岩石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所以它又名“石镜山”。这块世外桃源显然就是石头围成的匣子,原来这里的地名是因地势而起,扎尕那在藏语中就是“石匣子”的意思。
我们沿着高低不平的小路继续向山上走去。进入村寨,便沐浴在浓浓的藏族风情之中。那些古旧的踏板房在内地也许是衰败的象征,而在这深蓝如玉、白云悠悠的苍穹下,则是满满的历史沧桑。那些支起的木架,是晾晒青稞的用具,表面的杂乱实质是大自然春种秋收的井然。百年老屋,不是浪得虚名,虽然深藏大山,却引来了《爸爸去哪儿》剧组的拍摄,节目的播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片秘境的魅力和美丽。
寺庙依旧是村寨中最好的建筑,虽然地面长满了茂密的荒草,但佛塔依旧建造得一丝不苟。金色的塔身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透着庄严。遮阳棚下有一圈转经筒,这里是村民们的精神寄托之所,他们一有空闲,便到这里按照时针行走的方向转着经筒。长年累月,日复一日,一边走着,一边转着,让步履带走今生的苦难,让经筒转来来世的幸福。
金塔与大殿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途中有一块农田,田里有金黄色的庄稼,几位藏族妇女正在忙于收割。听说寨中会说汉话的只有男人,女人至多能听懂片言只语。尽管如此,我还是向她们打听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青稞,没想到她们居然听懂了,用点头和微笑证实了我的猜想。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青稞。然而,我还是没有发现它与内地的小麦究竟有什么不同。
寺庙是一组结构井然的建筑,依旧是汉式的歇山飞檐屋顶和藏式白玛草墙。墙上镶着宝镜,屋顶涂上金水。金顶红墙晕染出藏传佛教寺院特有的浓郁氛围,大殿的门是虚掩着的,里边没有香客也没有喇嘛,寂静中透着肃穆。虽然无人值守,但我们并未推门入室,不想打破这里庄严的宁静。
站在山下,以为寺院的背后就是石镜山嵯峨的山峰,到这一看,发现寺庙离峰顶还远,一些游人在向山顶攀爬,随着高度的升高,他们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渐渐地隐没在青黛的山色之中,灰白的岩石下飘扬着一些五彩经幡,想必那里就是游客可以到达的最高处所。山顶厚实的云层在不断的升腾,石镜山的峰顶也随着云层的流动时隐时现,仿佛在吞着云,吐着雾……【待续】
【原创】文/摄影:孙成岗
【相关阅读】
【上一篇】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1-2 让人迷惑的郎木寺
https://www.toutiao.com/i6608388946034426382/
【下一篇】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2-2 从扎尕那到临夏——返程途中的风景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