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在藏语里意为“北部的空地”。羌塘就是一个充满了威慑力与诱惑力的名字,它让人联系起辽阔的大地与天空。
羌塘北至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东抵唐古拉山,南部、西南部以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一个面积约7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封闭性内流水系的陆地。羌塘覆盖了西藏西北部、新疆南部、青海省西部。气候恶劣,年均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气温达零下40℃。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科学家们,根据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人类利用土地的面积、房屋设施的数量等数据构建人类足迹指数,将每个生态区内人类足迹指数最小且面积广阔的区域定义为荒野。羌塘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荒野,比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大——“这是世界上最年轻也是最广阔的荒原”。
十八世纪末,西藏对西方人关上了大门,探险和贸易均无可能。1844年8月,法国入传教士古伯察在长上秦神父的陪同下开始横穿中华帝国的旅行。经过热河、蒙古地区、鄂尔多斯、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和18个月的长途跋涉,于1846年1月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在拉萨居住近两个月之后,驻藏大臣琦善奉清廷的命令予以驱逐,被解往四川(具体事迹可见古伯察本人传记《鞑靼西藏旅行记》)。此后再无外国人能踏足藏域,禁城拉萨成为19世纪地理发现年代最后的圣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羌塘探险的西方旅行家们,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到达拉萨。由于西藏南部重兵把守,探险家们就从北方而来,跨越羌塘。同时,羌塘对他们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同样是一个尚未探索过的区域。在当时出版的地图上,大片的土地标注着“空白”。“必须有第一个白种人穿过这一山谷或渡过这条河流,凝视这片山岩或者这一湖泊。如此难以摆脱的美梦是旅行家很少不为之动情而跃跃欲试的。
许多西方探险家、间谍、科学家多次进入羌塘无人区,对该地区的地理、矿藏、野生动植物和社会文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这些克服巨大的困难穿越羌塘无人区的人们目的却各不相同,有的想通过人类的力量和智慧征服自然、揭开无人区的谜底,有的想认识和了解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和动物,有的则可能包有政治目的。
不管怎样,他们的探险、考察和研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由于藏、汉文献对羌塘无人区以及周边地区的记载有限,因此,他们所留下的日记和文章对了解和认识无人区的价值更加突出。
1896年初,英国驻印兵团威尔比上尉和马尔科姆中尉商定,合作开展一次穿越西藏的探险活动。他们走的线路几乎是一条从日土方向到安多北部的直线,是从目前羌塘自然保护区的西端沿北部边沿地区横穿到保护区东端。
5月4日两人带着庞大的队伍从拉达克的列城出发,他们雇佣了11人担当助理考察员、赶骡人、厨师等任务;购买了50头骡子和矮种马,以及人和牲畜吃的大量食物;携带了充足的武器弹药,三支步枪,两支猎枪。并且携带了科学仪器:经纬仪、六分仪、气压计、三角侧高仪、最高最低温度计、平板仪、棱镜罗盘、望远镜、花卉压干器、蝴蝶网、照相机、地图。
探险队每天只能几十公里,有时甚至是几公里。遇到水草良好的地方或糟糕的天气,就在同一个营地逗留几天,让牲畜和人员休养,或者待天气好转再拔营前进。他们每天测绘地图,测量经纬度、海拔、气温,收集动植物样本,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侦察路线,确定前进的方向,寻找合适营地、淡水和供养牲畜的草地;捕杀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沙鸡、野兔等动物,补充食物。
当探险队逐渐进入无人区腹地时,骡子和马的队伍在缩小,谷物的储备在减少,一路经过无数的湖泊,但绝大部分是咸水湖,不得不掘地取水。没多久牲口就减少到只有12匹,随从们不愿再继续前进,并且有一部分拿了自己的物品离探险队而去。到9月8日,探险队到达如今可可西里的地方,才第一次遇到西藏的商队时,只剩下3头骡子、3个雇员。
威尔比的探险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经典。路线基本上沿北纬35度自西向东横穿了羌塘的北部,大部分是在无人区内。探险结束两年后,威尔比出版了一本名为《穿越西藏无人区》一书,详尽描述探险的历程。
斯文赫定和迪西是探索羌塘最多的探险家。赫定分别于1901年、1906年、1908年三次进入羌塘,试图到达拉萨,但均受阻于色林错。他的足迹覆盖了羌塘的各个部分,留下了大量的素描、地图和生动的描述。迪西也三次进入羌塘,集中在在羌塘西北部。赫定和迪西都是出色的制图员。他们以及其他旅行者的探险,丰富了对于羌塘的认识,逐渐填补了这片地图上的空白。
斯文•赫定曾在《横穿喜玛拉雅》中说到:“道路!在那片土地上,只有野牦牛、野驴和羚羊踏出来的道路。事实上,路得自己走出来。在艰难的跋涉中,我一边绘制地图,一边将令我惊叹不已的景观写进随笔中。这里高耸着雄伟的山脉,山顶上覆盖着耀眼的白雪,群山中还有着蜿蜓曲折的峡谷。
我们向着腹地前进,翻越一段又一段的山脉。每经过一个山口,一片新的景观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原始荒芜的景色向前方伸展,直至远处那条神秘的地平线,尽头是那些贡形或金字塔形的雪峰。
如果有谁认为,在如此孤寂的荒野中旅行会令人感到乏味和厌倦,那么他就错了。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壮观的景象了。每天的跋涉都会为你带来难以想象的美丽景色 。”
西方人的探险从17世纪末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了一个半世纪,期间至少有8个探险队进入过无人区,有的西方人多次组队进入羌塘。
到1950年,解放军进入乌鲁木齐前夕,美国学者贝塞克,新疆乌鲁木齐的美国领事马克尔南,以及三个为逃离内战到新疆的白俄罗斯人,取道西藏逃往印度。这些人几乎已经穿过羌塘,最后还是被发现,色林错边紧张的西藏边防士兵开枪打死了马克尔南和两个白俄罗斯人,但贝塞克和一个随从却活着安全抵达拉萨并去了印度。贝塞克一行的穿越,严格来说,只是一次逃亡,并非主动的探险。
西方许多探险者在青藏高原完成了他们的旅行和探险活动,其中有的在羌塘无人区内(现在的羌塘保护区)完成了路线不同的探险旅行,下面简要介绍他们的旅行路线和年代。
鲍尔:
1891年由日土北部进入羌塘,途径东汝、鲁玛江冬错、阿如错、察布、绒玛等地,最后到色林错。
赫定:
他曾多次探险旅行到羌塘,但他的探险区域集中在羌塘东部和北部。1896年从新疆出发,途径木孜塔格、向阳湖、勒斜武担湖,继续往可可西里湖方向前进。1901年在羌塘东北段(新疆、西藏和青海交界处)转了一圈,同年他又从新疆的阿尔金山地区进入东部羌塘,从北走到色林错,又从色林错向西走出,沿途经过了尼玛、改则等地。1906-1097年间从日土北部进入羌塘,他的旅途从日土北部到拜惹布错和流沙山基本是直线,而且同韦尔比的路线是重叠。从流沙山东部开始,他的旅行路线逐渐向东南方向转变,途径戈木错、绒玛、色林错等地斜穿了中部羌塘。1908年赫定从日土县松西北部进入羌塘,此次探险经过的主要地区包括鲁玛江冬错、阿如错南边的三县(日土、革吉和改则)交界处、日玛等地。
威尔比:
1896年横穿羌塘北部,他从日土北部进入,沿途经过的主要地点包括郭扎错、拜惹布错、流沙山、玛尔盖茶卡、多格错仁强错等地。
迪林斯:
1893年迪林斯和他的探险队从新疆的阿尔金山往南旅行到依布茶卡和绒玛地区,然后向东南到色林错,途中经过了木孜塔格峰、江尼茶卡、加若山、玛依岗日等羌塘中心地区的众多湖泊和雪山。
罗林斯:
罗林斯的探险旅行主要集中在羌塘西部,而且他的圆形路线似乎在绕着阿如错、土则岗日、窝尔巴错、鲁玛江冬错等地转。1903年他是从新疆和日土方向进入,然后从日土出去。
利特代尔:
利特代尔和迪林斯都是从阿尔金山进入羌塘,而且从木孜塔格峰到江尼茶卡的旅行路线似乎是重叠的。1895年他横穿了羌塘时,在羌塘中部地区他穿过玉尔巴杂钦山、江爱山西亚尔等众多山脉,他从色林错东边走出了羌塘。
旅行少数派”探索无人区系列:挑战极限--中国四大无人区(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罗布泊)穿越活动勇者召集中
文中图文均来自于网络,当事人如获悉,请与本号联系,即与删除。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