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村是青海湖畔以前一个靠打渔为生的“打渔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迁徙而来的村民,家家扎起小木筏,几乎每天都有人去青海湖里捕捞湟鱼。在20世纪60年代,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些湟鱼成了村民们救命的法宝,新泉村就此步入全村捕鱼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在湟鱼繁殖数量锐减后,捕捞湟鱼的禁令使得新泉村逐渐变为消失的渔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湟鱼哺育了千万个家庭,让他们免于饥饿;多年之后,湟鱼仍然是他们的发展之基,相互依存,只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悄然转变。
逆流洄游的湟鱼
湟鱼是唯一生长在青海湖中的淡水鱼,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裸鲤,因湟鱼全身裸露,几乎无一鳞片而得名。每年六七月份是湟鱼的繁殖季节,为了繁衍后代,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盛夏之际,大批湟鱼密集成群,逆流洄游到青海湖的沙柳河、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等支流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最终在适宜产卵的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
从泉吉乡观鱼台巡防站的巡防员扎西加处了解到,湟鱼长得最大的能重达大约十多斤,但是受高寒气候影响,湟鱼每年只生长1两左右。在观鱼台一侧栏杆的拐角处,往栏杆下瞧,有着大片大片的黑灰色不明物,定睛一看,原来是无数的密密麻麻的大约成人手巴掌大小的湟鱼。扎西加说,这些湟鱼大约有七八两重,也就是说这些湟鱼已经生长了七八个年头了,而湟鱼的存活时间大概在十年至一百年之间。
泉吉乡观鱼台一侧 (刘芳琼/摄)
泉吉乡观鱼台一角的裸鲤 (刘芳琼/摄)
湟鱼的生长速度很慢,十年才能长一斤,而渔民们不加节制地肆意捕捞行为破坏了湟鱼的繁殖生产环节,将会导致湟鱼资源的枯竭。1994年开始,为了保护湟鱼的生长,青海省政府实施封湖育鱼、禁止捕捞湟鱼的政策。在严令之下,新泉村村民不得不放弃打渔为生的谋生手段,开始走向艰难的转型之路。
从“全民打渔”到消失的渔村
在1958年秋天的时候,居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上的牧民们得知一个消息: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世居金银滩草原的牧民需要搬迁。这些搬迁的牧民们一部分来到了刚察县,定居在了新泉村,成为第一代的“打渔人”。
来到新泉村之后,祖辈们需要重新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培养新鲜优质的草场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精力、人力及物力来进行开拓。之后,20世纪60年代三年的自然灾害,迫使当地的村民们进入青海湖地区日夜不停地捕捞。环湖地区的人们都说:“湟鱼曾救过青海人的命。”
有过十年捕鱼生活的新泉村村民秦政彪说,他第一次出湖捕鱼,是在14岁的时候跟父亲一起去的。要去青海湖捕鱼,就得坐船去湖的中心。他们的船是由轮胎做成的,船的形状呈梯形,上窄下宽;船由四个轮胎构成,上边有一个轮胎,正中心有一个轮胎,在最宽处下边有两个轮胎各占一角;其余没有被轮胎占满的地方铺了一层结实的细网,而在正中间轮胎的上下两方都有木板固定,这就是船只的构成。透过细网的缝隙可以感受到波浪的拍打和湖水的汹涌,他忍受着脑袋里传来的阵阵晕眩以及从心底里翻腾而起的恐惧,控制着发抖的手把渔网抛了出去,这个动作得不停重复三四十次。等到第二天,他们就可以把前一天的渔网打捞出来,三四十个渔网大约能收获三四百斤湟鱼。
在1980至1987年,一斤新鲜的湟鱼能卖二三毛钱;1990年湟鱼能卖至四毛一斤。村民们捕捞上来的湟鱼主要是卖给来村里收货的来自甘肃的商人。如果没赶上时机及时卖出去,他们就会把湟鱼剖去内脏在室外风干两三天做成干板鱼。干板鱼的价格在一块五左右,但是因为做成鱼干的处理工作比较麻烦,绝大部分村民通常会选择把湟鱼直接卖出去。风干的干板鱼在村里还可以直接以物换物,可以置换西瓜、蔬菜等物品。在三四月份,捕捞湟鱼需要一层一层地凿开约厚80厘米的冰层,用铁棍一下一下地敲击,大约半小时左右才能把冰面凿开一个约三四十公分的小洞。冬季捕鱼是最艰辛的,但是这个时期捕捞湟鱼的人反而是最多的,因为在这个时候,湟鱼的价格可以涨至一块二毛一斤。
对于新泉村以打渔为生的村民来说,湟鱼它就是金钱,因而他们对于湟鱼的捕捞越发贪婪、疯狂,致使湟鱼的资源量下降速度非常惊人。
在最初禁渔的时候,新泉村的渔民们曾挣扎过,也曾陷入迷茫中,他们与巡护队“斗智斗勇”、抓到被罚款却屡禁不止。从一开始的思想教育到罚款再到判刑,禁渔政策越发严格后,老一代的渔民们逐渐地、纷纷地捡起了自己祖辈们原来的“老本行”——放羊放牛、种油菜花种草等;“渔二代”们一部分是延续传统继续放牧、种地、一部分是出走去外面的城市闯荡来开创新的事业、还有一部分在前两者之间折中选择去县里寻找工作机会,比如开出租车、开饭馆等等。到2013年左右,新泉村已经没有人进行湟鱼的捕捞工作了,新泉村真正成为了“消失的渔村”。
提到现在的生活保障方面,秦政彪说:“现在的生活要比之前靠捕鱼的生活好很多,政府会对种地给补贴,比如会送种子、化肥、农药等,医保可以报销80%,大病小病不用愁。”村民刘海明也说:“现在连养羊都有保险了,一只能保300元呢。”走进新泉村之后,会发现村里的住房的整体设计和构造都十分相似。原来是自2009年开始,政府会给予每户人家三间房间的补贴,村民们的房子便在之后陆陆续续修建完成自己家的房屋。
村民刘海明家养的羊 (刘芳琼/摄)
“鱼”人之乐,和谐共处
如今新泉村村民已不再以捕捞为生,但是湟鱼对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重要,它的生存对于青海湖乃至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青海湖生态链的核心,有了湟鱼,青海湖才能保持良好的水生生物—鱼类—鸟类—草原复合生态共生体系,才能让青海湖保持如今这般令人惊叹的美丽,才得以让青海湖惠及环湖群众,享受良好生态带给他们的福祉。
新泉村的油菜花和整齐的房屋 (刘芳琼/摄)
平如镜,色同天,湖边黄色的油菜花与碧绿的广袤草场点缀湖岸,让人仿佛置身画境,这是七月份新泉村呈现的美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夏日的刚察草原,天蓝地净,一派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伴随着每年一度的“湟鱼洄游”尽情地铺展开来,充满希冀……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刘芳琼 李依冉 李进 陈皖皖 李月圆;指导教师:王君玲、白如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