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说青海方言
由于青海历史上人品迁徙和多民族杂居等原因
青海方言中既保留了一部分古汉语词汇
也揉合了吴越方言、陕西方言
以及藏语、土族语等语言因素
青海方言的词汇形象生动、富有魅力
加之发音铿锵、有类关语
形成精细、委婉、幽默、轻快的风格
按照地域之不同
青海方言的发音与咬字又略有不同
如乐都民和一带的方言
与西宁以上地区的方言又有很大不同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感受一下青海方言的魅力
▼
全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第一句问的就是
“您吃了吗?”
在青海,就是你饭吃了么(毛)?
华丽丽的宾语提前有没有?
饭吃了么(mao,注意尾声发音:毛)
▼
“阿”——在普通话中作为前缀,而在青海话中除对人亲昵称呼外(如阿大、阿妈、阿哥、阿姐、阿娘……),还有很多方面经常应用,如——
“阿门加了”
——你怎么了
“阿门个了”
——怎么样了
“你阿个时候来了”
——你什么时间到了
▼
世上的思念有万千种
唯独青海母亲的思念叫做“扯心”
这个寒冷的冬天
无论你是上学
还是远在他乡工作
还是远嫁的姑娘
请照顾好自己
不要让远在家乡的父母扯心
▼
过去,有一些姑娘,出嫁后一闹矛盾就想往娘家跑,青海方言称之为“背桃儿”。
究其根本,竟与《诗经》之《国风》中《桃夭》一诗有着不解之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美艳动人如桃花一样的姑娘,嫁到婆家,肯定会使婆家生活美满。
而“桃之夭夭”中的“桃”与“逃”谐音,后人遂以“逃之夭夭”表示逃跑,其意多含诙谐或嘲讽的成分在内。
青海方言中,便生动诙谐地将“桃”与“逃”联系在一起,也是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见证了。
有青海花儿一首为证——
白龙马它吃了千江水,
就只为身驮了取经的唐僧;
我为你变成了桃儿客,
大哥哥你揣你个家的良心!
▼
青海方言中,还有些正能量的词也比较独特。
学生时代
在那些埋头写作业遨游题海的岁月里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
总是用这样一句话督促我们——
“下茬”,即努力、下功夫的意思。
如果你不下茬学
还想出去玩一会
无情的老妈就会这么说——
当然,下茬的意思也分好多种呢
比如这位,也是胡都下茬啊~!
此刻你的心中已有无数白眼翻过,有木有!
▼
再比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只有奋斗,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似乎越忙碌,就离梦想越近一样
然鹅,果真是这样的吗?
每天,就这么奋斗着,跌办着。
苏格拉底说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跌办”!
▼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空虚的,有梦想不去跌办,你永远发麻不了~!
爱迪生说过,“ 发麻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乐趣。”
看来,电灯泡都不算啥了。
▼
好了,讨论完人生,热心小编再教你一句实用的。
近些年网络、影视剧中的霸道总裁、国民男神们
撩妹纸步骤中都有这样的经典动作——
青海方言配的画外音,帅哥们都学会了撒?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