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游客正在花海景区里游玩。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新华社西宁10月6日电(记者李宁)“咔嚓——咔嚓——”橙红色的勋章菊花海前,游客唐万青正拿着相机为家人拍照。“趁着国庆放假,就带着家人来边麻沟村看看花,拍拍照,舒缓下心情,也算是抓住花海的尾巴。”唐万青说。
每年6月至10月中旬,“花儿朵朵开”的浪漫邂逅都会在青藏高原的边麻沟村上演。边麻沟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平均海拔2800米,由于地处偏远,过去有着“窎沟”的称呼。
多数村民没技能,外出只能打小工;土房土墙灰院落,家里穷得叮当响,愁坏了村支书李培东。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美丽的花海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2015年,几名外国游客进村采风,比比画画聊了几句,都在夸赞边麻沟风景秀美。看着漫山遍野的边麻花,李培东茅塞顿开,村里山清水秀生态好,可以打造“花海”,发展乡村旅游,乡亲们就地致富才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有了方向,李培东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为解决“花海”建设用地问题,村里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了109户村民的800亩土地。
土地问题解决了,但种什么、怎么种成了新的难题。边麻沟海拔高,气温低,虽然有漫山遍野的边麻花,但花期不长,建花海景区还远远不够。
于是,李培东四处请教花卉专家,最终确定“温室培育、分类栽种”思路:山下租用大棚,培育垂吊牵牛、勋章菊等花苗;山上栽种鲁冰花、鸢尾、马鞭草等宿根花卉,一次栽培,多年开花。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美丽的花海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一个占地800亩的花海逐步成型。每年从6月到10月中旬,每月不同花卉绽放,不同主题色彩,加上随处可见的边麻花,边麻沟成为西宁周边的“网红”景点。
临近中午时分,边麻沟村村民周元邦正忙着给游客们烹炒家养的土鸡。“花海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花朵不仅让人看着心里舒坦,也让我们不出远门挣到钱。”周元邦说。
如今,边麻沟有55户农家乐,人们在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淡季外出务工,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当地村民修建起20多栋小木屋,用于接待游客。(无人机照片,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边麻沟村花海的富民效应也在不断外溢。朔北藏族乡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在边麻沟村建起20多栋小木屋,为游客提供住宿,经营收入的50%用于邻近10个村集体和225户贫困户分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全国遴选出包括边麻沟村在内的乡村旅游重点村1199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乡村之美”。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