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梅
乐都人的生活习惯和乡风民俗中都蕴藏着对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乐都人对书法的喜爱,还体现在了他们的一言一行中。
我省著名作家王文泸多年前曾到乐都瞿昙镇下乡,后来他根据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写了《文明的边缘地带》一文。他在文中写道:“这里的人好谈历史,热爱书法,崇仰文化名人,并且以对这方面的知识的十分有限的占有为自豪。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人,也不缺乏对文化的敏感,不缺乏对那些远远高出于他们的水准的传统文化的欣赏态度。”
孔子曾曰:“礼失而求诸野”,意思是指古礼不传,可访民间。乐都仿佛是一方求礼之“野”。乐都人说话很文雅,语言干净,待人接物非常有讲究。在乐都农村,人们习惯称文化人为“先生”,这是一种尊称,他们一般都是村里品德高尚、能书会画、学识渊博的人,很受村民的尊重。
乐都人非常尊崇文化,尊重书画家。很多当地人在盖好新房后,第一件事不是买家具,而是求一幅字画挂在墙上。走进很多乐都老乡家中,正房中堂都会悬挂书画作品。作品不一定都是名家所写,但都极具书香气息。
“如果有人到家中串门,主人必定会让客人评判一下家中字画的好坏。如果这幅字画多少有些名头,主人说起来更是神采飞扬,尽管他们自己很可能认不全那一幅字。”(摘自王文泸《文明的边缘地带》)
欣赏书画是乐都潜在的一种风气,很多人都喜欢鉴赏字画,虽然他们的水平可能很一般。“有欣赏的人,艺术的存在才会有价值。正因为乐都百姓喜爱书画,乐都的书画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海东市乐都区文联主席李积霖说。
在乐都,如果有人能写一手好字,会很受人敬重。村民家中有红白事,会拿着“礼行”恭敬地请人写庆联、寿联或挽联。“求字已然成为乐都的一种风尚,即便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也是如此。出于对文人和书画的尊重,他们从不空手来,或是提一桶清油,或是拎一只大公鸡,这样的举动让很多书法家感动。”李积霖说。
乐都区蒲台乡78岁的赵元瑛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每年春节前夕,乡亲们都会早早地到他家排队,拿着裁好的红纸,等待赵元瑛笔走龙蛇写一幅春联。有些人家的春联会使用传统春联,也有人会根据自家的情况自己创作或请人创作寓意吉祥的春联。品鉴各家春联,也是乐都人春节期间的一件乐事。
李积霖介绍,乐都人普遍喜欢手写体的春联。谁家要贴了印刷体的春联,往往是要被笑话的。乐都的书法家也从不摆架子,只要有人求春联,都会欣然提笔,书写赠予。
敬惜字纸也是乐都人的传统美德,家中有字的纸张是不能随便丢弃的,看到地上的字纸也会恭敬地捡起来。以前很多地方还会设置专门的惜字炉,焚烧字纸。
乐都人的生活习惯和乡风民俗中无不蕴藏着对文化的尊重和喜爱。“家中无字画,愧作乐都人”,这句俗语言简意赅地诠释了乐都人对书画艺术的喜爱。这是乐都书画艺术之所以发展迅速的基础,也是乐都能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耕读传家”的传统,为乐都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
书画艺术在乐都有着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乐都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文衍介绍,乐都区共有人口约28万,能书会画的人将近1万人,这还不包括在读的学生。其中,有很多人为乐都甚至河湟书画艺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乐都,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毛文斌。毛文斌老人自2003年退休后,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于2004年着手恢复建于清代的河湟四大书院之一的乐都凤山书院,接着又组织了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打造青海河湟碑林。他呕心沥血,耗时6年,终于将其打造成了“青海书坛之大观,河湟地区之胜景”。
漫步青海河湟碑林,满目皆是翰墨飞扬。一通通不同款式、不同内容、不同书家、不同书体的碑刻,或镶于墙体或置于亭廊,置身其间仿佛能与历代书法大家同行共谈……
乐都书法家余承乾介绍,青海河湟碑林就其规模而言,仅次于西安碑林、开封翰园碑林和兰州白塔山碑林。它的建成填补了整个青藏高原没有书法碑林的历史空白。河湟碑林建成后,常有文人墨客前来拜读和学习这些书法碑刻,也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来此参观。
乐都不仅有供人拜读和学习的河湟碑林,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书画组织,甚至有些村庄都有自己的书画院或书画班。
走进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巨家文化大院,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大院大厅里,挂满了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不少书画家正在挥毫泼墨。当时,巨家文化大院内正在举办“池墨落纸书乾坤,薪火永继有传人”海东市书法爱好者研讨会。
巨克林是巨家文化大院的主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限的热爱。2005年,他依托祖宅建设了文化大院,旨在组织汉庄村和周边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并无偿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
巨家文化大院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文化馆,里面有书画、皮影、剪纸和刺绣的展陈室,还有阅览室、书画培训厅、音乐厅等。这里还会定期组织当地群众学习书法、刺绣等传统艺术,组织当地中小学生来大院参观学习……
巨克林至今还保存着一块从祖宅上取下来的,写着馆阁体“耕读传家”四个字的匾额。耕读传家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有的家风,告诫后人要勤劳动、爱学习、善读书,这也是巨家的祖训。多年来,巨克林一直秉承祖训,并将之发扬。“我希望巨家大院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接力传承。”巨克林说。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为书画艺术在乐都的开花结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巨家文化大院一直是当地书画家的一个“家”,他们经常在一起研习书法。今年46岁的张永录就是其中之一。
张永录是碾伯镇七里店村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受爱好书法的舅舅影响,他从小就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20岁时他开始自学书法,如今已学有所成。“我们村有许多书法爱好者,学有所成的书法家就有二十多位。”张永录说。在张永录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孩子也都非常喜欢书法,读大二的女儿研习颜楷,读八年级的儿子学习隶书。
郭世清是乐都的书画名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海东市郭世清书画院内汇集着乐都许多优秀的书画家,大家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共话翰墨丹青。
笔者一行走进郭世清书画院的时候,一位耄耋老人正在画梅花,在他的笔下一幅红梅图即将完成。画中梅花的枝干遒劲,朵朵梅花傲雪初绽,梅花的风骨尽显。他就是被乐都人尊称为“周梅花”的周世英老人,他专画梅花,作品很受大家喜爱。
书法家陈芝茂是郭世清书画院的院长,他擅长行书,书体清雅俊秀、不激不厉、潇洒出尘,作品广受赞誉。他说,乐都人对书画有着特殊的情结,他曾到瞿昙镇一户农民家中参观,看见那户人家的几间大房都不住人,专门用来陈列书画作品,这体现了他们对书画的尊重和珍视。
郭世清书画院的场地由瞿昙国际滑雪(草)场的曹进彦董事长免费提供,书画院的场地如果对外出租,曹进彦每年可以收取十余万元的租金。“传承和发扬乐都深厚的文脉,是每一位乐都人的责任。”曹进彦说。在乐都,像曹进彦这样为书画事业出力的企业家还有很多。
今年68岁的书法家余大珍是郭世清书画院的副院长,他的左手书法造诣极高。他从八岁开始学习书法,写右手书法32年,成就不俗。可是18年前,因疾病他的右手几乎再难握笔,这对一个书法家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可是他难以割舍对书法的热爱,于是开始修习左手书法,如今他的左手字毫不逊色于右手字。
郭世清书画院还经常承担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组织乐都区的书法家们走出去学习,或者邀请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到乐都来授课。二是培训下一代学习书画。“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在书画艺术方面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有不少是学习书画的好苗子。”陈芝茂说。
因为乐都人崇尚书画,创作数量巨大,使得乐都区文房四宝的销售量巨大,书画装裱市场也越来越繁荣。李积霖介绍,乐都区有位从甘肃来青从事书画装裱工作的小伙子,他在乐都经营多年,不仅书法水平不断提升,也挣到了不少钱,在乐都买了房、买了商铺。
许多人将乐都人喜爱书画、尊重书画的现象称之为“乐都现象”。正是因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健全的书法组织和稳定的书法队伍,2013年,乐都区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了“中国书法之乡”的称号。
不写毛笔字,愧作乐都人
如今,乐都区又流传着一句新的俗语:“不写毛笔字,愧作乐都人”。这句俗语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
乐都人热爱文化,崇尚书画,潜移默化之下,乐都的青少年也非常喜欢书画。特别是乐都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后,青少年学习书法在乐都已蔚然成风。
在乐都街头,校外书法学习班比比皆是,还有不少书画家义务给孩子们教授书法,书法家徐文衍和辛元杰就是如此。
徐文衍说,家庭健全、条件良好的人家,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并不难。可是有些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却难以受到专门的书画培训,我们创办的博达书画社,专门为这些孩子提供书法公益培训。
在徐文衍和辛元杰的学生中,最令他俩印象深刻的是三姐弟。每次上课,姐姐都会牵着弟弟和妹妹来学习,从不间断。如今,博达书画社招收了四十多个孩子,没有学习场地,笔墨纸砚的成本也不菲,是岗沟学校的侯文成校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是乐都文化人对传承乐都文化的坚守和奉献。”徐文衍说。
书画伴随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培养孩子学习书画不仅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的综合效应。学习书法就是在直接与中国文化对话。在乐都,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书画社团,乡村少年宫更是孩子们学习书画艺术的好地方。
9月23日下午,秋日高悬。一阵悦耳的铃声后,乐都区七里店中学的学生纷纷跑进了自己喜爱的社团教室。在书法社团,四十几名学生整齐有序地坐在课桌前,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力达笔端,一笔一划地写着毛笔字。授课老师穿行其间,不时纠正着学生的坐姿和运笔方法。
教室的黑板上,贴着一幅作品,她的作者是今年13岁的赵梦雪。“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赵梦雪书的字虽然笔法稚嫩,字体结构略有瑕疵,但笔画分明,纵横有象,已见功力,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赵梦雪说,她的爷爷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她从小看爷爷写大字,觉得很有趣。受爷爷的影响,她在很小时的时候便喜欢上了书法。知道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她毫不迟疑地报名参加了书法社团。
在乐都,像赵梦雪这样受家人影响而喜欢书画的孩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天赋极好的学生,他们都是乐都书画艺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正因如此,在乐都青少年中间形成了新的俗语,那就是“不写毛笔字,愧作乐都人。”
李积霖介绍,通过学习书画,不少乐都孩子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们参加全国艺考,被各大艺术类院校录取的不胜枚举。
从“家中无字画,愧作乐都人”到“不写毛笔字,愧作乐都人”的变化,是乐都人对文化的传承,也是乐都人不断充实“中国书法之乡”内涵的底气。
书法之乡的发展之路
2013年,乐都被评选为“中国书法之乡”后,乐都群众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之情空前高涨。在政府和书画家的努力下,乐都书画艺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在发展面前,乐都人没有沾沾自喜,反而看到了许多不足,有了新的思考,他们深切认识到,文化要发展,就不能满足于自娱自乐、自我陶醉,而是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引领河湟文化走向全国。
9月27日,“书说乐都——中国书法之乡论坛”在乐都区举行。我省多位专家、学者及书画家齐聚一堂,探讨乐都书法之乡未来的发展之路。
有专家主张,乐都应该依托自身文化、历史禀赋打造一座集创作、装裱、展览、鉴赏、销售为一体的书法特色小镇和书画产业基地。也有人认为,乐都应该大力挖掘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以他们为依托,宣传乐都文化和艺术。在乐都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要尽量融入书法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漫步乐都街头,一家家别具特色的书画装裱行、文房四宝店随处可见,这里出售的书画大多出自当地书画艺人(其中不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之手。乐都区从县城到各乡(镇)、各村,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老、中、青梯度发展的书画队伍。他们中有农民、教师、干部,还有手工业者、学生……在乐都,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垂髫都在学书法、写书法。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李积霖说,相比于其他“中国书法之乡”的发展,乐都可能落后不少。但近年来,更多的乐都人在书法的道路行走探索。只要乐都人对书法的热爱和尊重之心不变,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热情不息,乐都书法之乡的发展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