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在银川被摇醒,上网一查才知道发生在门源。然而,门源为什么叫门源呢?这与一条河有关,原名写起来有点难。
河是大通河,湟水支流,源头水流叫加巴尕当曲,源于天峻县沙果林那穆吉林岭东端的扎来掌,为祁连山托来山。流经木里盆地、江仓盆地、默勒盆地、门源盆地,在门源县克图以下逐渐转南东流,再转南流至民和县享堂与湟水汇合。
大通河又叫浩门河,这就是门源的“门”之由来。至于源,可能是因为古人地理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大通河至门源时,河道变得开阔,孕育了大片大片的沼泽地,就被简单地当成了河源,所以,也便有了“源”,有了门源的说法,意思是浩门河之源。
但是,“门”字最早不是这么写的,而是“亹”(mén),1959年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就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了。地名可以让人们记住历史,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境南部,县府驻地的浩门镇,就记住了遥远的浩门河的名字,它虽然位于大通河北岸,但仍以名称的方式告诉人们,大通河曾经叫做浩门河。
亹,有两种读音wěi、mén,本意指勤勉的样子,读wěi时指向前移动;读mén指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诗经·大雅·凫鹥》:“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郑玄 笺:“亹之言门也。”《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随城侯 赵不虞 以校尉三从大将军击 匈奴 ,攻 辰吾 先登石亹,侯,七百户。”颜师古 注:“山绝水曰亹,音门。”《隋志》中说,浩亹县,后周并入湟水县。这就是说,至少在隋朝就有浩亹这个名字了。
有了行政建制的浩亹大约有着这样的历史: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威戎军(在今县北金巴台古城)。北宋初,为吐蕃唃厮啰地,崇宁三年(1104年)为湟州地,政和六年(1116年)置震武军(约驻今县东克图口古城)。震武军所领善治堡、大同堡、德通城、石门堡,其址均在今县境。
元代,浩亹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宣政院。明中叶后为蒙古族、藏族驻牧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大通营于北大通城(今浩门镇)。1931年由大通县和西宁县析置亹源县,治浩亹镇(今浩门镇),省直辖。1939年由亹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1953年12月19日设立亹源回族自治区,改隶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亹源回族自治县,属海北藏族自治州。
在上述史料里,人们会发现,门源还是一个回族自治县,那么,这里的回族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因为自明代开始,居住在今甘肃临夏(古称河州)的回民,因为有着经商的天赋,便由今甘肃进入今青海境内做生意。他们从临夏到西宁再到青海湖周围的藏区,逐渐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商业贸易线路,在历史上,人们把这叫做“回商大道”,实际上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作为“回商大道”上的一个重要目的地的门源,时间一久,也便成了回民的聚集区。
和地名一样,道路也可以给人们很多历史的记忆,宁张公路,从青海西宁至甘肃张掖的国道,全长345公里,在甘肃境内长100公里,在青海境内路段从西宁始,经大通、青石嘴至省界扁都口,长245公里,门源是重要的一段。这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业四年(608年)隋联合铁勒击败吐谷浑后,隋军撤回,吐谷浑可汗又恢复其故地。隋炀帝为此展开了一次以征服吐谷浑打通西域通道为目的的巡行,即隋炀帝西巡。
据《隋书》记载,“三月已乙。车驾出巡,四月大猎于陇西,次狄道(今甘肃临洮),出临津关(今甘肃永靖)至西平”。西平就是今天的西宁,在这里,隋炀帝向吐谷浑发起进攻,于今乐都、化隆、大通一带设下百里连营,在今门源西永安滩一带包围了吐谷浑,使吐谷浑可汗伏允率数十骑逃走。至此,吐谷浑地皆空,今青海大部、新疆南疆和甘肃甘南以及四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皆为隋有。隋炀帝在吐谷浑地置西海(置伏俟城),河源(置在赤水)、鄯善(今若羌)、且未(今且未)四郡,大开屯田。
这大约是门源县农业种植的开始。今天,人们都说门源的油菜花很美,还得感谢隋炀帝。另外,隋炀帝还将西域各国献来的名马,放在青海湖的湖心山上去养,虽说没有成功,但浩门马亦称“大通马”,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南麓、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以产区在大通河流域而得名,史称“青海骢”,却被流传了下来。
这也许就是门源了,在一条河里,亦农亦牧,不但有盛开的油菜花,还有流传青史的名马,很美。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