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皮影戏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其中,湟中县土门关乡红岭村的皮影历史悠久,皮影制作工艺已有200年的历史。年近60的王义元出身于皮影世家,祖孙三代在当地可都是大名鼎鼎的皮影艺人,一年四季走乡串户,足迹遍布河湟地区。王义元从小就跟着祖父王有财学习皮影制作,上世纪80年代跟随父亲王进贤系统学习河湟皮影的制作技艺及演唱技巧,并成为一名出色的皮影艺人。
河湟皮影雕刻制作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一个精美的影人,要求图案色彩点线分明、简而不空、繁而不乱,制作流程十分精细。王义元深知雕刻影人是一个融入情感的过程,每一刀刻下去,都仿佛在为影人注入灵气。凭借着对皮影的热爱,2003年开始,王义元在省内外广泛参与各类展览交流,并屡屡斩获奖项。
由于受现代影视艺术和互联网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皮影戏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窄。王义元决心从剧目上下手,寻找突破。2016年下半年,王义元与湟中县文联皮影戏协会合作推出了一部皮影现代戏《时代楷模——尕布龙》。该剧是一次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通过加入电脑投影、增加实景效果、分男女唱腔、加入字幕等创新手段,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广袤草原电闪雷鸣的环境及尕布龙下乡调研、植树造林的动人场景。皮影现代戏《时代楷模——尕布龙》将“老”皮影变得“潮”起来,让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
为了呈现更多精彩的皮影戏作品,王义元等湟中县皮影艺人,打破皮影戏传统表演方式及内容,编排了一批反映当地现实的剧目,并在唱腔上突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熟悉的故事,朗朗上口的曲调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皮影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群众接受度也明显提高。
虽然在电视及网络的冲击下,很多皮影艺人都选择了放弃,但作为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义元却一直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他骄傲地说:“现在政府很重视,很多人请我们,还给我们培训,有人还把我们的戏发在了网上,河湟皮影会一直传唱下去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