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璀璨的银河终于湮灭在大地背后,划过寂静夜空的流星就成了黎明驱走黑暗的最后一节前奏。远处草坡上的霞光也终于披露出朵朵云彩,露水凝结在新吐嫩芽的青草尖上,让沉睡一夜的大地变得温润可人。那朦胧的、白茫茫的薄雾在草原上飘扬,清香的空气随薄雾四处弥散,扑鼻而来。翠烟萦绕在牧人的居所,那蒸腾而起的,也许是阿爸煨桑的烟波,敬献给圣神的三宝,也许是阿妈在熬煮醇香的酥油奶茶。草原上的日出,没有太多言辞,几乎是以跳跃的样子,阳光就冲破了东边的云层,初照在碧绿的草地上,凝结在新吐嫩芽的青草尖上的露珠就变得格外晶莹起来。牧人的黑帐篷就在这样的景致中谱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牧人心歌。
在藏民族漫长的游牧生活历史发展过程中,黑帐篷应运而生,它是青藏高原上藏民族牧民主要的住家形式,这种用黑色牦牛毛手工编织成的帐篷帮助他们安度无数个风雪之夜,躲避了无数次烈日的炙烤,也留下了无数的难忘记忆。数个世纪以来,黑帐篷已经成为藏民族游牧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黑帐篷正在从必需品蝶变为一种文化标识,那一顶顶编织出了无数乡愁的黑帐篷,悄然的成为了乡愁的载体。
生产生活的转型升级,让原本偏远落后的牧区人走进了城市,但随着藏区草原旅游业的兴起,他们又回归了草原。在他们精心搭建布置的黑帐篷里,藏茶在沸水中翻腾,炒熟的青稞散发着淡淡清香,酥油茶浓烈的气息沁人心脾。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是座上宾朋,他们都饶有兴致地听主人讲述着那些曾经发生在这片草原上,他所熟知的游牧生活。而他自己的家,早已搬进了楼房。
自牧人开始聚居城市,草原上的黑帐篷也就越来越少,这牵动着无数人心绪的乡愁记号眼看着就要从大众视野中隐退。然而在水草肥沃的藏北那曲大草原上举行的羌塘恰青格萨尔赛马艺术节上,却出现了星罗棋布一般的黑帐篷。原来,除去前往赛马节的民众自打自建的帐篷外,当地还组织了各区县分别搭建了有着本地特色的黑帐篷,共同来举办一场以黑帐篷为主题的草原帐篷文化节。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全世界最大的黑帐篷,也即将在这里诞生。
作为藏民族古老的民居建筑样式之一,黑帐篷拥有着比较厚重的发展历史进程。虽然我们现在很难去完整的诠释这一古老建筑形式的具体发展过程,但通过零星的文字记载和考古资料,依旧可以粗略地阐述一下有关黑怅篷的演绎史。
野生动物驯化的家畜大量出现,牦牛是主要的家畜之一。农业文明也开始发端。此时,磨制的石器工具质量精优、种类繁多。同时出现了磨制的骨器、骨针、骨匕、骨锥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使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优化居住环境成为现实。当时,皮帐篷作为藏族先民主要的一类住所,其建构形式也应该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从骨针、骨锥、骨匕等工具可以推测,皮帐篷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建构方式,就像以缝制技术来优化蔽体的衣服一样,作为遮风挡雨的皮帐篷也应该有所建构技术层面的改进。
对于用牛毛建构的黑帐篷而言,纺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据现有的藏族考古资料,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卡若遗址的陶器制品中发现了几件陶纺轮,“在 一个罐的底部还有织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范围内各有经纬线8 根,推测可能有简陋的织物存在”。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有绳纹图案的大量陶制品,这都说明了当时编织技术已有一定的发展。这预示着以编织技术为重的黑帐篷即将问世。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牦牛的数量不断增长。藏族先民逐渐开始了游走的生活。他们选择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寻觅鲜草、避暑等等。牦牛是一种耐寒的动物,藏族先民驯化野牦牛为家畜之初,牦牛的野性必然十足,凭自身的灵性来寻找最适合生存的本能仍然存在,就像如今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牦牛会随着气候的变化不断迁徙或凭借灵性逃避雪灾的危害一样,牦牛群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向相对适宜生存的寒冷地区转移。在这看来,游牧生产方式与牦牛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游牧生活的特点是出现简易住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黑帐篷产生的条件已很成熟,这一建筑的雏形逐渐形成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心智的逐渐发展和对空间观念认识的增强,甚至在宗教文化和家庭制度等背景知识因素的影响下,黑帐篷不仅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藏族牧区的建筑范式,而且围绕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帐篷文化”。
在漫长的游牧历史中,人们不断积累空间经验和探索营造技术,从而使黑帐篷的建筑样式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制作搭建一顶黑帐篷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简单,往往需要耗费数十天才能完成。制作搭建黑帐篷宏观上可分为七大步骤:剪牛毛、弹毛清理杂质、捻线、卷丝、铺线、编织成为半成品、拼接制作完成。在那曲帐篷文化节上,来自色尼区、安多县、聂荣县、比如县、嘉黎县、索县、巴青县、申扎县、班戈县、尼玛县、双湖县的帐篷从外观上只有大小的区别,但当你走进帐篷,就会发现原来别有洞天。虽说同一地区生活习性以及文化背景大同小异,但在各区县的帐篷内,仍能发现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服饰、装饰、生产用具以及生活场景。
晒干的牛粪,是黑帐篷里最好的燃料,那些浓稠甜腻的酥油茶、香酥可口的青稞饼,都依赖着它。腾起的烟雾在大帐内并不显得呛眼,反而增添了许多烟火气息,随着风翻滚幻化的烟雾总是会让人自觉的放慢时间,放佛黑帐篷内是另外一个宇宙时空。
每每进入黑帐篷或到藏族同胞家中作客,都会见到被哈达包裹,盛放五谷的木质斗,藏语叫“切玛”,意为五谷斗。五谷斗,顾名思义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除了迎宾的青稞酒要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外,还会在五谷斗中取一些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以示祈福。
碾好的青稞面经过炒制就成了正宗藏餐的必备原料“糌粑”,即为炒面。进入黑帐篷,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食用糌粑时,只需将适量糌粑放入碗中,取一些干奶酪、酥油、再加上适量白糖,倒入甜茶或酥油茶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这是很独特的藏餐体验,既简单又美味。
除了糌粑这整个藏区都流行的饮食外,在藏北那曲有着一种独具特色的高品质乳制品--“拉拉”。“拉拉”一般用作招待客人,也是藏北逢年过节时的主要食品之一,它一般和“褪”一起出现在牧民家中的茶桌上,牧民给客人倒碗香甜可口的酥油茶后,把“拉拉”掰成几条泡在客人的茶碗里,浸透后食用。“拉拉”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却也纯粹。把牛奶煮开后放凉,加入少许酪浆发酵成块状物后,将其拉成条状物晒干。即可,但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在掌握时机与火候中有着无穷的学问。
在黑帐篷内,横排摞着约一米高的衣箱和装满粮食的皮袋。两根立柱,迎着帐篷入口处的一根为下柱,柱上挂着主人的马鞭、马绊、马叉子、羊皮筏之类,里面一根为上柱,除挂念珠、护神盒等敬神物品外,不许悬挂它物。帐篷外面,一根高杆上悬挂着称为“达角”的灰白经幡。地上钉着许多木橛,横扯毛绳,是拴牛犊用的。距帐篷不远处的木桩上拴的藏獒,凶猛异常。在一个居住地,户与户之间不能太近,其距离以能大声呼应为限,这样牛羊就不致混淆,同时也有足够的收草啃食。
心灵手巧的不光是美丽勤劳的藏族女人,英勇强悍的藏族男人们也同样可以围坐在火炉旁,仔细钻研手中的制靴技术。
就像那首歌里唱到的“风雪夜里,有一顶黑帐篷孤灯闪烁照亮我的生命,风的声音、雪的絮语,送我一首歌,给我一个梦。”一样,黑帐篷不仅在藏民族心目中是一首歌,这歌声绵延不绝于那曲草原,藏北秘境,深深浸入来访者的思绪,直抵心灵。那是一首首动人的牧人心歌,那是对草原生活,最完美的展示。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那曲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L.Ranger 发布:2019.08.29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