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特点青海,世界牦牛之都——牦牛记之七

青海,世界牦牛之都——牦牛记之七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4-11 11:31:09 来源:西北特产网

青海,世界牦牛之都——牦牛记之七

在雪山下。 肖巴摄

游牧、转场、迁徙,牧人就是在这样的行动中了解气候地理,认识霜天万类,定位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首先来自生存的需求。

羊群和牛群是牧人在这高寒大陆的生活保障。耐寒怕热、体形庞大的牦牛,给牧人在衣食住行多层面提供了保障。

牧民的家是驮在牛背上的。无论游牧到什么地方,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支撑帐篷的木桩砸入地下,把四角的牛毛绳子系紧,然后在帐篷中穿入一梁,以两根立柱支在梁下。这样,一座牧人的住房就像蘑菇一样顶立在草地上。

需要说明的是,帐篷大都是由牛毛织就的。一头公牦牛每年可剪毛一次,抓绒一两次,一年可以剪两三斤毛。牛毛密实厚重,是遮风挡雨的好材料。在今天,尽管那种追风逐月、寻觅水草的游牧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然而,黑牦牛帐房仍然留存在藏族牧人的记忆里。有歌词唱道:“走过的帐房都忘了/唯有姑娘的黑帐篷忘不了/忘不了……”牦牛帐篷伴随藏家儿女生活了千百年,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实用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符号。

这种情感记忆,被青海玉树人放大了。2015年,索才制作了三顶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牛毛帐篷,每顶价值100万元左右。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在玉树巴塘草原经过测量,显示其中一顶牦牛黑帐篷单体总面积为1711.08平方米,被认定为“世界最大牦牛黑帐篷”。据悉,这顶帐篷将在2018年青洽会上亮相。

温暖的家来自牦牛的赐予,饮食一样离不开牦牛滋养。牛奶以及由牛奶所制作的酸奶、酥油、奶渣,都是牧人的主要食物。每年五六七三个月,是高原草场最为丰美的时节,天空明净,空气清新,碧水叮咚。这时,也是牦牛产奶最多、质量最好的时候。最好的奶牛在这三个月每天能产六七斤奶。藏族女性蹲在母牛身侧挤奶的场景,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和作家的素材。这时候,女人们的辛劳也带着一种富足的光芒。天刚破晓,她们就挤过了头道奶,然后,男人们将牦牛放出去吃草。中午,牛群就被赶回来,休息片刻,以便再次挤奶。挤完奶后,牛群再次放牧于青绿草原,直到太阳落山前赶回。趁着暮色还没有完全铺向大地,女人们第三次拎来木桶挤奶。天气暖和,牛羊放牧时间长,羔犊正在长大、上膘,畜群安闲,间或发出的声息也带有着一种满足和适意。帐篷里的灯火亮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坐在散发热气的茶饮前,享受草原美好的时光。

从驮运行走到贡献牛奶、牛毛牛绒,再到牛肉牛骨牛血,牦牛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人类。风干牦牛肉,是牧人家家必备的食品。干硬、有些刺嗓的牦牛肉干,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营养,给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付出巨大体力的人们提供了能量。牦牛粪一样是草原上的宝贵东西。对于半游牧和采取季节性游牧的人们来说,牦牛粪不仅是燃料,同时也是绿色环保的保温材料。在他们的冬季草场定居点,我们通常会看到土坯房和用于御风保暖的牛粪圈。

时至今日,大规模蓄养牦牛已经成为藏区提高经济水平的一种方式。牦牛绒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比羊毛更加保暖柔和,近几年已经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成为继羊绒之后又一种高档纺织原料。医药公司以牦牛皮为原料研制开发的牦犀胶,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牦牛骨髓自古就被人们视为补品和药品,在壮骨强身方面作用明显。至于牦牛肉,就更不用说了。牦牛鲜肉和其他类型的肉产品,越来越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青海是牦牛大省,被称作牦牛之家恰如其分。根据2015年青海年鉴记载,青海牦牛主要分布在青南牧区。从年末存栏数看,全省牛存栏数约为452万头,其中90%为牦牛。其中,玉树藏族自治州约为154.6万头,果洛藏族自治州为82.5万头,海南藏族自治州为63.5万头,黄南藏族自治州为51.7万头,海北藏族自治州为50.7万头。

牦牛具有极强的耐力、耐寒力,牛乳、牛肉、牛毛、牛粪都是一代代藏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生活资料。随着游牧、放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牦牛开发的一系列产品,成为青藏高原对外特色经济的重要链环。集群或圈养应该是牦牛品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据《西海都市报》2017年12月27日题为《青海省已有3处国家认定牦牛资源》一文报道:自1983年起,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青海省畜牧总站全面开展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并连续被列为农业部重点项目。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利用野牦牛为父本培育的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高于家牦牛的遗传性能稳定的牦牛新品种诞生了,它是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自己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该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

长久专注的科学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说,近日,由青海省农牧厅申请,青海省畜牧总站负责申报的“环湖牦牛”“雪多牦牛”两处牦牛畜禽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正式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并列入名录。至此,青海省通过野牦牛、家牦牛改良培育出的国家认定的牦牛遗传资源达到3处,分别是“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和“雪多牦牛”。

野牦牛的种群正在增加,家养牦牛的体质正在增强。作为世界牦牛之都,青海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

作者:记者 李羌 通讯员 果广 来源:西海都市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