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青海的焜锅馍馍卖到了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地,而且一个月的营业额近4万元……如果回到两年前,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乙沙二村的贫困户韩乙卜拉想都不敢想,自己能通过卖焜锅馍馍,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
2015年以前,韩乙卜拉一家三口主要依靠在家务农和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一年下来全家的总收入不到8000元,被确定为乙沙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8月,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入户走访,了解到韩乙卜拉曾在馍馍铺打工,有着一手做馍馍的好手艺。根据他的特长和愿望,帮扶队员为他制定了帮扶措施,利用国投公司为全村68户贫困户每户资助的1.5万元帮扶资金在当地开办馍馍铺,专门做青海传统的焜锅馍馍。
馍馍铺开张了,新鲜的面粉,加上韩乙卜拉的好手艺,他们家做的焜锅馍馍外脆里软,后味香甜,附近的村民都愿意吃他家的馍馍,慢慢地买馍馍的人越来越多,他家做的馍馍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馍馍铺一天用掉6袋面,能卖1200多(元)。”看着馍馍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韩乙卜拉信心更足了。期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也经常去韩乙卜拉的馍馍铺看看,并给他讲解中央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有一次,当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派驻乙沙二村第一书记黄安民再次来到韩乙卜拉家聊天时得知,外地开拉面馆的亲戚把韩乙卜拉做的馍馍带过去后,当地的客人吃了他做的馍馍后赞不绝口。黄安民马上从中感觉到了机会,“你可以通过微信把你的馍馍卖到省外去啊,外地的青海人肯定非常想吃到家乡的这种馍馍。”
“这样做行不行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从没有在网上买卖过东西的韩乙卜拉迟疑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驻村工作队的队员给他打气鼓劲,让他大胆试一试,主动承担起教他如何在微信添加好友,怎样使用微信收款等功能,并帮助他联系了就近的快递发货点。就这样,韩乙卜拉学会了用微信卖馍馍。
每天韩乙卜拉的手机微信铃声响个不停,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地的青海人得知可以从网上买到家乡的馍馍,纷纷下单尝鲜。韩乙卜拉变得越来越忙,但是,一个月下来,单微信销售这一块的月营业额竟然高达1万多元。韩乙卜拉彻底打消了疑虑,他开始攒钱,准备增添设备,找一个大一些的铺面,再买台电脑学习开淘宝网店卖馍馍,“我要让全国各地更多的人吃上我的焜锅馍馍。”
如同韩乙卜拉这样的故事在乙沙二村还有很多。一直以来,乙沙二村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少,村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或开拉面店谋生。2016年,省国投公司开展帮扶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0多万元,帮助当地安装太阳能路灯、帮扶68户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实施家庭牛羊养殖业,并发挥当地群众善于经商的特长,给予每户1.5万元的帮扶资金,帮助当地群众发挥自身技能和特长脱贫致富,这不但让贫困群众看到了国投公司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也让公司派出的帮扶队员坚定了广开门路、产业扶贫的思路和信心。
贫困户马索力么乃在国投公司1.5万元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凭自己的电焊手艺开了一家电焊铺,现在已经成了村里响当当的小老板;韩木海买子借助帮扶资金搞起了家庭养殖业,预计年纯收入可达到5万元。2018年乙沙二村实现整村脱贫……
乙沙二村第一书记黄安民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其他扶贫措施很难持久见效。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扶贫和帮扶资金的支持,看到身边如同自己一般的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其他村民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谋出路。(记者 花木嵯 通讯员 李玉洁)
阅读:
健康之选,高寒燕麦
鉴别西北特产,就上西北特产网WwW.XiBeiTeChan.CoM,帮更多人了解西北!
春雷一打满地是,老人小孩到处捡,一斤20元都不卖
今年的春雷在南方可能打得早一些,腊月二十七的前一年打了一场,然后第二年的开始也打了一场。春雷过后,按照农村习俗是正式进入春季的。在农民看来,春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春天也是一个充满野味的地方。市场上常见
愿做高原一粒种 化作金穗撒人间——追记我国青稞研究专家尼玛扎西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拉萨11月5日电题:愿做高原一粒种 化作金穗撒人间——追记我国青稞研究专家尼玛扎西
让青稞成为脱贫“金种子”
本报记者 孙兆 “青稞,昔日的政治粮、民生粮。在扶贫的助推下、在科技的推动下,正逐步转变为脱贫致富的‘金种子’。”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在11月17日召开的“青海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
冬虫夏草其实很普通,可不要迷信“虫草治百病”
生于雪原、亦虫亦草、数量稀少、难于采摘——这一切都使得冬虫夏草被冠上了“珍稀药材”的名号,然而在中医专家眼里,冬虫夏草在中草药家族中并非什么贵重药材,身份很普通。 “它是中药,但它的药效其实很普通,即
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成就每一头青海牦牛
这个时节,风雪弥漫的青海高原一望无际,遍布在山坡上的牦牛成了点缀其间的小黑点。 据统计,世界现有牦牛头数约1500万头,中国是牦牛主产国,有牦牛1400多万头,占94%以上。而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甜醅——家乡美食
甜赔,一个让很多西北人难以忘记的名字,一道印在美好回忆里的家乡美食。不论身在何方,听到它的名字总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