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到了北宋时,这里又成了西夏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也被中断,阳关不再受到重视,就慢慢废弃了。
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阳关现在的门票是50元/位,观光车10元/人,学生半票,7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
我们去的是上午,游览的人并不多。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城门口是一些古代攻城的用具
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
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当时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这个是张骞的雕像
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初始目的都没有达到,堪称汉朝版的“西游记”,但却并不是一无所获,最重要的就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域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随着道路被打通,“丝绸之路”也随即畅通。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
都尉府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
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汉唐时期,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逐渐被水毁沙埋。
一路前行,到达坐观光车的地方
可以放弃观光车,骑马前进,也可以选择骑骆驼。50元/人
观光车远远的抛下了骑马的
隋唐时期阳关被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
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这个烽燧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墩墩山顶上的烽燧是用土壑夹芦苇砌筑而成,上面有残余围墙,一条马道直通顶部。
葡萄
当地特有的一种桃
据说要七八月才成熟,熟果依然是这个颜色,可惜没有口福了。
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
烽隧周围有一块说明牌,上面写着:墩墩山烽燧系汉代建筑,现残高4.7米、上宽南北8米、东西6.8米、底宽南北8.8米、东西7.5米、为古阳关候望之处,故有“阳关耳目”之称。
阳关道原指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因要经过阳关,所以就叫阳关道。
阳关道
烽燧遗址所在的这座墩墩山山顶,可以将阿尔金山的皑皑白雪、浩瀚戈壁、苍茫大漠的宏阔景色尽收眼底。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