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上的人们安排迁走。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前后历时三个月,包括汉、蒙、藏等几个民族,一共迁走了1700多户、9000多名牧民、27万只牲畜。牧民们离开了,金银滩也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一部同名电影也从此封存起来。金银滩牧民们远走他乡的背后,是一个宏伟的计划。
专家们经过一年多全国范围内的筛选,认为金银滩是最理想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四面环山,外人难以进入,中间平坦,适合建厂,地广人稀,便于疏散。1958年秋,中央批准了核工业部上报的选址报告。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在了金银滩上,中国核事业就此拉开帷幕!
当年20多岁、风华正茂的李宗兴,是第一批来到这个草原的建设者之一。他的工作是要在这片空旷的草场上建造研制核武器的工厂。先期抵达221基地的李宗兴等人是准备来接收前苏联专家设计蓝图的。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骤变,1959年深秋,一群翘首以盼的年轻人等来的却是西伯利亚的寒流。
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提供的蓝图实际上就是草图,无法进行施工的,具体怎么施工,建筑面积多少,厂房多少,整个面积都需要我们自己设计。没有了援助,一切都要白手起家……
当年,在没有任何外援帮助的情况下,像李宗兴这样的年轻建设者们,经过一年多不眠不休的探索,终于在金银滩的草原深处建造起221基地的第一批厂房。对于一个20出头的青年来说。这样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练,这也深深影响了李宗兴之后的国防工程建设生涯。
掩埋在荒原中的高原铁路,像血管一样连接着221基地的18个厂区。近40公里铁路还将隐秘的221基地与外界连接起来。如今,这条锈迹斑斑的路轨,已经成为221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1958年10月经过严格的政审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陆续抵达金银滩草原。这里地处青藏高原,极寒的天气导致每年只有三个多月的施工期。为了保证春天来临之际,221基地的基础建设全面开工,他们必须赶在冬天抢修出一条运送物资和大型设备的专线铁路。在高原冻土上,挥镐抡锹,成为了建设者们一生难以名状的情愫。建设者们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在金银滩上铺设着钢铁之路。然而,在天寒地冻的高原上修铁路不仅仅要忍受皮肉之苦,他们同时面临着高原缺氧的严酷考验。当年,在高寒缺氧的严酷条件下,几百人用18个月的时间修建了近40公里铁路。几十人留下了宝贵的生命,这些顽强无谓的建设者们创造了高原奇迹,莽莽雪野上盘亘的钢铁巨龙,是生命铸就的丰碑,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一条不朽的铁路!
从1958年到1964年,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用青春与血汗铸就了221基地的起点。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青藏高原搞核工程建设,还要面对饥寒交困的生存挑战。
为了保证221基地的电力供应金银滩急需电力技术人才。1959年春天,孙怀保和另外几个技术骨干也被从美丽的西子湖抽调到离家遥远的青海湖。不久妻子撇下三岁的女儿,也来到了金银滩。从此,夫妻俩就扎根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当时,电厂机器安装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孙怀宝和几个技术员经常挑灯夜战。这盏原本为了省电的马灯,在漆黑的夜晚也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在电厂西北角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残垣断壁。孙怀宝夫妇依稀还能辨认出自己亲手垒起的土屋。当时低矮的土屋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的油毛毡,简陋的屋顶不是被狂风掀翻,就是被暴雪压垮。221人将这里戏称为“西伯利亚”。
从1958年李觉将军在这片草原上扎下三顶帐篷开始,前赴后继来到金银滩的建设者们留下了无数的慷慨悲歌,他们顶风冒雪,一路征程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了全部。年华终将老去,他们用青春的誓言雕刻时光,两万多名热血赤子,将用今世的芳华托起耀眼的蘑菇云。
金银滩邮局前身是221基地专用邮局,对外统称为221信箱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221邮局的保密等级还是全国最高的。在这个堪称保密局的特殊邮局,邮递员一天需要跑十几公里,邮件多的时候用卡车拉。221基地专用主干道是条柏油马路,两边的岔路像打开的扇面一样,向18个独立的分厂辐射过去。各分厂的距离最短也要步行30多分钟。超长的间隔很重要一点就是为了做到绝对的保密,因为各个厂区之间禁止人员擅自往来。很多时候寂静的草原小路上,只有邮递员的身影。
时光流转,“221信箱”里的很多故事至今不为人知。在这上百间人去楼空的厂房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与喜悦、挫折与拼搏,都封存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里 — 原子城纪念馆。2009年春天落成的原子城纪念馆,经常都会邀请一些“两弹”的亲历者,对一些已经解密的内容和物件进行布展指导。
计算爆炸强度的计算机
刘兆民,他严守保密纪律,从不向外人提及他所从事过的工作,甚至他的父母最终也没能知道儿子在那个叫“221信箱”的地方究竟做了什么。当时,作为一线的研制骨干,刘兆民他们要用这些手摇计算机完成爆炸强度的复杂运算。这个计算机是当时用起来相当麻烦,个位的乘法如果要乘9的话,就得摇9次,除法还得反过来摇。用了九个多月才算出一个数据来,虽然是很麻烦,但是是当时最先进的了。就靠着这些简陋的设备,刘兆民他们攻克了上百个技术难关,通过专家们上千次的研讨论证。经过上万个数据的计算,最终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模型的设计雏形,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系统工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采用的内爆式模型也被他们清晰地推算出来。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开始新的征程,静候着它最为闪亮的时刻。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这一声震惊世界的东方巨响证明从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到引爆控制系统、测试技术等方面,中国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决定研制到最终爆炸,中国自主研制的原子弹仅用八年的时间。中国在核问题上从此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原子弹赋予中国的力量已经超越了掌握原子弹技术本身。
在金银滩草原,人们用生命创造出共和国的奇迹。在221基地,人们血肉锻造国之重器。这里有着青春奏出的最强旋律。这华彩的乐章,在1967年再次被一片耀眼的光芒推向了新的高潮。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