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碗面片”

作者: 时间:2022-07-07 15:43:43 浏览量:

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碗面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报道)从海东市平安区出发,沿省道206向南前行,经过古城回族乡政府所在地,不远处一座形似莲花的大山便出现在眼前,山下便是石碑村。它坐落于两座秀丽的大山中间,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它曾以一碗面片为过往的旅客送去味蕾上的温暖,也因此而声名远扬;如今的它,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海东市乃至青海省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近期,海东市平安区采取多项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举办第六届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以“旅游推介”“面片大赛”“射箭比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省内外游客到平安观光旅游,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激活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活水”,全面推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说起“石碑面片”还有一段故事,在平(安)阿(岱)高速公路还未开通之前,石碑村是进入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唯一通道,聪明的石碑村群众抓住机遇,借助地理优势纷纷开起了清真饭馆,一个个主营面片和手抓的清真餐馆便应运而生。那时候的石碑村,街道两边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蓝布白字的招牌,旅客们下车后,纷纷走进饭馆,一边品着三炮台茶,一边吃着面片、手抓羊肉,让人不敢相信这里竟是一个地处脑山的小山村。

短短30多年时间,“石碑面片”就声名远播,精明的石碑村人不但把饭馆开到了县城、省城,还开到了全国各地。据说,这里的饭馆最多时达16家,每天可以接待司机和乘客4000余人次,饭馆从业人员达100余人。

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碗面片”

这里的面片历史渊源并不长,但自成一脉,独具特色。大多饭馆经营家常面片,按面片形状、配料和烹饪方法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珑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鸡蛋面片”“羊肉面片”;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带汤而用炸酱拌吃的“烩面片”,还有和牛羊肉、粉丝、辣椒混炒的“炒面片”以及常吃的“菜瓜面片”,特别是回族妇女们揪出的“指甲面片”,形似指甲盖,洁白鲜嫩、柔韧爽滑、清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主要是水,其他的是秘密,不能说。”当问及这里面片味道的秘诀时,村民们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据村民介绍,石碑村的水发源于莲花山,甘甜可口,长期饮用可强身健体。

今年54岁的马海龙,是土生土长的石碑村人。他从20岁开始便跟着家人在村上经营饭馆,之后将石碑面片带出了村子,辗转各地做起了餐饮生意。“石碑村有着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还有口碑良好的面片,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那将是村子长久发展的道路。”2016年,马海龙有了在本村发展旅游业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7年,我们以农家乐为基础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场地、炊具等,游客们可以自己动手在乡野做饭。后来,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支持鼓励下,依托石碑村独特的自然景观,我们又新开发了徒步健身、森林木屋休闲度假、玻璃水滑道、游乐场等项目,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马海龙介绍,石碑瑞丰花海度假村项目有效带动了石碑村及周边5村种植、养殖、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助力石碑村集体经济“破零”,实现村集体收益14万元。

据古城乡党委书记谢浩介绍,近年来,古城乡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依托莲花山山水资源禀赋,争取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石壁村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同时,秉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古城乡石碑村特定地域和产业发展优势,打造“莲花山冰雪大世界”项目,有效填补石碑村乡村旅游冬季空白,初步实现了全时段旅游目标。该项目首年运营70天,游客接待量55000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吸纳本村及周边乡镇71人就业,带动创收近110万元。在联点单位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里已成为平安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平安乡村旅游示范引领基地和平安乡村集体经济壮大示范基地。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如今石碑村的写照,经过几年发展,石碑村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平安和海东乃至我省全域旅游一张靓丽名片,在地方政府和多方力量共同助推下,搭乘时代的春风,正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碗面片”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