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用语言和文字无法形容的味道,那就是家乡的味道。有多少河州味道沁人心脾,皆因临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岁月的长河中,许多事物或与世沉浮,或飘然而至,或漫漫流逝,但临夏人对美食的情愫与记忆将绵延流传、经久不息。临夏名菜呈现多少味觉盛宴,世人更识人间真味。民以食为天,收获美食美味,领略佳肴佳趣。
馓 子
文/安忠明 摄影/赵永正
一道独特的美食,一缕故乡的味道。是什么最能勾起脑海深处的记忆,是什么会一直占据心灵间的味蕾,在外的日子,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人不知不觉回想起故乡的味道,一生一直走在追求世界的路途中,一生亦在怀念的轨迹中奔波!
每到腊月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两种好吃的馍馍,在春节的时刻,来招待到家的客人。在故乡的年馍馍中,“馓子”是每家每户都会做的,春节欢庆的时刻,在客人来到家中的时刻,首先会端上一盘金黄的馓子,盛放在盘子中,样式精美,酥脆清香,这也是客人来评价这道美食的标准之一。它的制作过程,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往往是在腊月的某一个清晨,喝完早茶后,两三家人在一起,用盛夏种植的麦子磨成的面粉,面粉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往往都是选择自家种植的麦子磨成的面粉,近些年来,小麦种植的人家逐渐减少,由此,在每年的腊月时分制作“馓子”,往往会用买的面粉和其他人的自家面粉进行等量交换,这样的目的就是确保馓子在出锅后,能够一直保持着酥软,能够长时间存放。准备好面粉后,加上一定比例的盐水,并且,为了达到酥软清脆的效果,会在和面的时刻放入鸡蛋,而鸡蛋的数量,往往与面粉的多少有关,待一切准备好,就开始揉面,这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一件苦力活,面的劲道也取决于揉面的力度,从面粉到面絮,再一点一点地揉成面团,待揉面完成后切成一根根形态一致的面棒,然后整齐地放在干净的盆子中,倒上油以防粘到一起,之后盖上保鲜膜放到热炕上进行“醒面”,在这期间,基本来说是清闲的,又开始回到厅堂中喝茶聊天等待“醒面”以及等待锅中的胡麻油滚热。熊熊大火中,冰凉的油热起来的时刻,也是施展技术的时刻,都开始忙碌起来,一根面棒就是一盘馓子,醒好的面棒在案板、盘子中拉扯、揉搓,最后弄成一条长而均匀的面条,之后盘在提前弄好的“长筷子”上,而这种“筷子”,不是来自集市的,往往是从地边的沙柳条削成的,不会烫手而且还会很方便,用“长筷子”慢慢放入滚烫的热油中进行油炸,待面条全部金黄后捞出放在箱子中,在农村,往往把第一盘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用来上供,之后,才会尝试是否清脆酥软。
腊月时分,自家的馓子的制作只是由一两家人相互帮忙完成,而在我村的喜事的馓子制作中,村里的男人比较拿手,每逢村子中有喜事做“馓子”,都是村子的男人来操作,或许是掌握了技巧一样,或许就是他们的胳膊有劲,这种苦力活由他们来操作,会显得轻松一些,他们做出的“馓子”,这些年一直被好多亲朋好友点赞好评。
一盘馓子,一道故乡的美食,这是年味的回响,这是丰收的庆贺!
舌尖上的开斋节
文/马晓春 摄影/赵永正
今年的开斋节轮转到了初夏,暖洋洋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农田里,喜洋洋的乡邻住进齐刷刷的新农村,美洋洋的各种佳肴一盘盘地端上桌,大家用最美好的祈求,最灿烂的心情,喜迎一年一度的开斋佳节。
母亲站在灶台前将一根根、一块块拧搓好的面饼、面条放入油锅中。不一会儿,捞出一串串、一块块金黄色的馓子、酥馓、馃馃、姜片等。股条细匀、香酥脆甜、金黄亮润、图案各异、色味俱佳的油炸食物如同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惹得孩子们直流口水,让人舍不得掰开食用。据传,馓子始于南北朝时,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纤手搓成玉色匀,碧油炸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诗人把金黄色的馓子比作佳人臂上的金镯,说是由于晚来嗜睡不小心压扁了,真是浪漫动人。
开斋节的早上,父母起得特别早,他们沐浴后,备好温水,督促我们起床沐浴,以清除身上的污秽和心中的不净。沐浴后,大家换上洁净漂亮的新衣,男性们去会礼,女性们则收拾屋子。临近中午,母亲早已备好开斋的食物,一家人围着炕桌品油炸美食、尝烩菜肉食。之后,母亲安排我们挨家挨户送“油香”。送完油香后,我们又带着美食、“三色礼”(茶叶、冰糖、桂圆)到长辈亲戚家开斋,朋友家走动。
舌尖上的开斋节,一年年周而复始,河州独有的美食,开斋节时琳琅满目。让我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回想起来直流口水。
摄影作者简介:赵永正,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诸多作品在国内、国际多家媒体使用和刊登;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诸多影赛奖项,并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奔马奖等奖项。2015年出版摄影集两本。摄影理念:每天都在追光之路上,让理想长出翅膀。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