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水草丰美的青海湖畔。
大巴车喘着粗气,缓缓停下。一群游人从车窗探出头去,伴随着一声声惊叹:“快看,快看,青海湖,太美了!”大家争先恐后下车,与水相亲,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打卡。
身旁,湖水微澜。夕阳下,近处,水清岸绿,碧玉一样的湖面在微风下泛着粼粼波光;蓝瓦瓦的天空,斑头雁、鱼鸥、棕颈鸥,时而翱翔,时而停驻在水面;远方,湖天一色,尽头处与棉花糖一样的云朵交相辉映,沉淀出漫无边际的青蓝色的光芒。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分外牵挂。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仙女湾畔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自然修复和人工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最终形成‘草—河—湖—鱼—鸟’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链。”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与眼前这片绝美湖泊打了20多年交道,深谙保护“秘籍”,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娓娓道来。
保护裸鲤
到8月中旬,布哈河湟鱼增殖放流站鱼苗生产车间的技术员崔恩慧总算稍稍喘了口气:“今年气候条件、湟鱼人工采卵、受精、孵化情况好,提前完成了年度增殖任务。”
去年,从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西宁姑娘崔恩慧怀揣着一颗对湟鱼保护的好奇心和决心,考进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下属的布哈河黑马河增殖实验站,穿上白大褂,一头“扎”进鱼苗生产车间。
在刚刚过去的6月中下旬湟鱼洄游产卵季,因为干旱,部分河道断流,她和同事们“经常半夜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就得出去。一个水洼会滞留三四万尾湟鱼,要抢救出来,放进主河道。还要人工采卵、受精,忙得不可开交”。
崔恩慧口中的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被称为“圣湖精灵”,也是中国唯一的高寒咸水鱼种和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旗舰物种。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湟鱼生长特别缓慢,自然条件下,8~10年才能长到1斤。
在上世纪5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湟鱼成为青海湖周边百姓的主要食物,被当地百姓称为“救命鱼”。然而,大规模不受节制的捕捞,也导致湖内裸鲤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甚至在2004年进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濒危物种,严重威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
那些年,青海湖边的陈德辉明显感觉到水鸟在减少。“裸鲤是水鸟的食物,缺少食物,水鸟也就舍弃了青海湖这个天然栖息地,缺少了水鸟的青海湖变得死气沉沉。”
因青海湖而灵动、被滋养的青海省,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程度。自1982年以来,青海先后6次封湖育鱼。近年来,更是通过强化水域环境监测、对湟鱼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改善洄游通道等人为保护措施,实现了对青海湖裸鲤资源增加贡献率23%的成效。截至2021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恢复到10.85万吨,达到保护初期的42倍。
记者到访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湟鱼家园,正值夏末秋初,一场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活动刚刚结束,实验室技术人员辛苦一年培育而成的几十万尾湟鱼苗已被放流至河道内。
于栈桥上放眼望去,人工改善后的阶梯式洄游通道上空,无数只鱼鸥、棕颈鸥盘旋、飞翔;通道内,一尾尾鱼苗则灵动地躲过飞鸟的捕捉,奋力越过层层阶梯,试图游入青海湖的宽广“怀抱”。
“生态修复当如此。”面对记者“鱼苗会不会被鸟吃掉”的担忧,陈德辉回答,“湖清海晏,鱼鸟共生,相互成全,才是青海湖该有的自然生态法则。”
绿进沙退
坐标青海湖东北岸,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克图治沙点,显露出一派沙漠绿洲的生机盎然。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降水量不足300mm、蒸发量高达1500mm以上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的沙丘与草木成为一对“敌进我退”、相互拉扯式的存在。
平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打破。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海晏县克图沙区,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北侵袭,大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原生植物逐年减少,河道甚至出现了季节性断流,青海湖湖区水位明显下降。
“每年春冬季节,呼啸的寒风夹杂着黄沙,打得人脸上生疼。”2002年从青海大学林学专业毕业,来到海晏县草原站(林业站)工作的第一年,还是小姑娘的石德荣就“结结实实感受了一把飞沙的厉害”。
从80年代开始,中央统一部署,省、州、县三级党委政府“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累计投入2.1亿元,创新固沙方法,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治沙实在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面容黝黑的石德荣无奈地笑笑。
担任治沙工程师的20年里,石德荣至少一半的时间都“泡”在漫漫荒漠里。即便每天包裹着最严实的防晒装备,依然被高原超强的紫外线一次次灼伤了面庞、被风浪无数次卷起的沙尘磨糙了皮肤。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石德荣始终铭记刚刚到站时老师傅的一句话:“治沙,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了寂寞,等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头看。”
而今,20年已过,治沙人不断创新技术,带着适宜沙漠生长的青海云杉、樟子松等,与沙尘展开一次次“拉锯战”。截至目前,海晏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已经从80年代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9.3万亩。
绿进沙退。在石德荣等年轻一代治沙工程师的探索努力下,新的防沙治沙理念也逐渐取代传统沙漠治理观念。“从过去的‘以治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
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如今,一条坚固的“绿色屏障”已雄踞于青海湖北岸,遏制住沙漠化的扩大和蔓延,守护着青海湖核心区的生态安全,保障青藏铁路、315国道的安全运行。
石德荣和她的治沙同行们依然每天行走在北岸沙地。用植物秸秆做成的草方格和可降解尼龙沙障种下的柠条以及乌柳延伸出的绿意,正慢慢“爬”满荒漠,多年前种下的沙蒿和远处蔚蓝色的青海湖交相辉映。
看着眼前的一切,几十年治沙防沙之苦,仿佛已烟消云散。
生态富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几年,青海湖畔的纯藏族牧业村——果洛藏贡麻村,用脱贫、振兴的发展历程验证了这一论断。
见到索南才让时,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精瘦、干练的51岁藏族汉子刚从自家草场返回集中安置新村,停在院门外柏油路旁的红色摩托车还冒着丝丝热气。
索南和妻子羊争杰热情地迎接记者进屋。屋内陈设齐全、装修讲究,炉火上煮着的奶茶香气扑鼻,客厅墙上,三张装裱精致的照片格外醒目。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索南才让家中,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
“我对总书记说,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总书记说,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索南才让激动地回忆,“总书记还说,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42个贫困县陆续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历史性解决。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再次指出,“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两年,依托青海湖不断修复的自然生态环境,脱贫后的果洛藏贡麻村村民,彻底告别了“土房土路、土炕土豆”的生活,踏实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致力于打造集民族手工业、观光畜牧业、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特色牦牛绒制品企业去年经营收入200万元,带动村子及周边1000多户牧民增收。”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夫旦兴奋地介绍,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476元。
说起村集体经济,这位“90后”村支书认为,“更是依靠大美青海湖带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机遇”:2015年后,村里建了一个藏家生态园,县城有20间店铺,2020年建设了27间藏式木屋……这几年,通过对外草场租赁、商铺租赁、对外承包藏家风情园等形式实现收益40万元。
如今,果洛藏贡麻村配套设施更新完善,吸引了各地游客和企业的到来。“政策越来越好,自己更得加把劲儿,将来的生活甜着呢!”索南才让准备开家特色旅游品商店。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生态富民,今年,青海在去年39个乡镇、225个村开展试点基础上,再选取200个村开展试点建设,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这句话,是使命担当,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保理念的智慧凝练。
行走在青海湖畔,山峦翠绿、湖晏海清,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国之大者”更加壮阔,也更加具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图文/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责编/田园黄蝶
审签/志飞
监制/席淑君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