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辖的石头磊村,据调查,村名先由下刘保演变成王刘堡(望刘堡),然后又演变成了石头磊村。而石头磊村名却是个绰号。绰号代替真正村名这是近代的事。而村名的起源至今却有600多年的历史。 位置石头磊村下辖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生产队),其中,一二、三社村民住在沟南(指刘家沟),四社住在沟北。东面隔北川河与本镇的郭家塔相望,西面邻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村,南面与本镇的陶新村接壤,北面与本镇的二十里铺村毗连。
位于北川河西岸,宁(西宁)张(甘肃张掖市)公路6公里处,距市区8公里。过去有个大土墩(民间俗称说:十里塘坊,五里墩),进村有彩门二座(刘家沟南一座,上书石头磊村四个大字;沟北一座无字)是村上标志性的景物和建筑。一个村庄两个彩门,在西宁郊区农村很少见。 主要姓氏村中的住家主要有刘、赵、史、冯、陶、宋、权、简、李、牛、马包、董等。在此定居最早的是刘姓、史姓、冯姓、宋姓。刘姓人家有三个,同姓不同宗。一支刘姓为村中老住户,住在村沟北,村中其他姓氏的人都认为这支刘姓是村的老扎根(即老住户)。因有这支刘姓,才有了后来的村名。
第二支刘姓是民国末年从今天的二十里铺村入赘而来,这里不再阐述。第三支刘姓,据其家谱记载,祖籍为南京竹丝巷人。明洪武初年迁居今西宁北川刘家沟,与今西宁北川陶家寨刘姓为同宗。大约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迁人石头磊村,传至现在达七八代了。
史姓。据民国元年(1912年)撰修的家谱记载:“始祖在明朝初年流落西宁至今几代几传不稽考。大约在清乾隆年间(1336年至1795年)由西宁城内迁入石头磊”。史姓人家在石头磊已有六七代的历史。冯姓。据民国十二年(1923年)撰写的家谱记载:原是南京人,因明朝洪武初年,农历正月十五耍社火,触怒了朱元璋皇帝,被发配到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固一带充军劳动,辗转到碾伯县(今乐都县)洪水乡洪水店子贸易创业,明末清初迁人西宁城内,清雍正年间(1723年至1735年),迁入西宁北川下刘堡。冯姓人家在此有十二三代人了。约有270余年历史。
宋姓。原籍陕西省西安府兴平县张镇村徐仲里人,明朝洪武年间因军籍入古湟中,约清朝中期入石头磊,与本川陶新村,郭家塔宋姓为同宗。在本村大约有六七代的历史。陶姓、简姓、赵姓、权姓、李姓、牛姓、马姓、包姓和董姓等,都是在清末民国年间迁人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原村里的旧堡子座落在石头磊桥的东南方,入村路的北面,座西朝东,堡门向东开。堡墙长130米,宽120米,底阔6米,顶阔0.60米,高9米,占地25亩左右,可容纳30多户人家,150多人。一些遗迹隐约可见,如墩台、堡墙根基等。随着日月的交替,外来户不断增加,村庄逐渐向东、向北扩展,至清末民初,一场特大洪水,将村分为两半,形成了沟北住了一部分村民、沟南住了一部分村民。对于这次特大洪水,在海子沟留下了一则海迁的诗篇。诗日:
东溟龙君有敕令,西塞池潢须移迁。
未须梦里传众户,暂借牲畜用一天。
翌晨交谈同一语,遍视牛马皆酣眠。
当日地裂海水粘,从此碧波变沙滩。
三日清晨全复苏,留得佳话传人间。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村才有5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发展到今天,有300余户人家,1500多口人。这个村村民有经商的习俗,以前沿公路有车马店、饭馆、小卖部等,现在依旧有饭馆、食品小卖部、修理、百货、土产等。特别是这里建起的“农家乐”盛极一时(现已拆迁)、闻名西宁城乡。
石头磊村最老的住户是刘家。据传说,唐朝时河源军哥舒翰部下一名汉军战士,在争夺湟源县石堡城时负伤,流落民间,被吐蕃人(即藏族的前身)收养,遂沦为吐蕃下人为奴,充当放牧人员。其后裔随主人辗转来到西宁北郊放牧,便定居了下来。元朝时,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建了院子,占地2亩多,四周有不高的土墙围着。院内有羊圈、马圈、牛圈;中间有住房三间。到了明朝初期,刘姓人家发展成一个小部落,在这里建成了堡子。堡子以姓得名,为与二十里铺村的刘家相区别,自称“刘家下寨”,即下刘堡。《西宁卫志》(兵防志)堡寨篇有:“北川去卫治北十五里有大旱坪(今大西山)堡,刘家下寨"之记载。清朝初期出的《西宁志》堡寨篇记载得更加明确,更加具体。书中写道:“刘家上、下二寨(今二十里铺村和石头磊村)城北二十里。明朝切期筑堡,以后,成化(按明朝皇帝年号,下同),嘉靖、万历都曾修缮过,连旧寨墙高三十丈,加帮底八尺,顶阔二尺,有敌角护门墩台、悬楼,敌角门楼等”可见那时堡寨的完整性和军事防御上的重要性。《西宁府新志》在建置保寨篇中也有"下刘保,城北十七里”之记载。又在地理水利篇有:“下刘堡渠,县北十五里"之记载。这两个记载,不仅说明记载,不仅说明了石头磊村早期的村名,在西宁的位置,而且说明了那个时期,水利建设搞得好。
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平息了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一位姓王的小官曾在这里驻防(有坟茔作证)。以后,便和其兄弟就地转业为农,他利用驻防时的威信,逐渐把下刘堡改为“王刘堡”。寓意王刘二大姓共同开拓这里的土地,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家园。
清朝中后期,从城里迁来的史姓人家,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撰修的家谱,把这里称为“王刘堡”;冯姓人家,清雍正以后,从城内迁北川下刘堡,民 国十年(1923年)撰写的家谱,把下刘堡称为“望刘堡”。当地口音“王”与“望”分不清楚,误把“王"字写成“望"字,于是有了“望刘堡”之称谓。以后以讹传讹,流传很广,到了清光绪时编纂的《西宁府续志》(献征志)第31页,竟然把它写入书中。书中说:“清同治二年”(1863年),西宁县城、乡殉难者官绅姓名中有“史含章,北川望刘保人,附生”。可见,王(望)刘保在当时既流传很广,也被官方承认,于是王(望)刘保村名代替了刘家下寨或下刘保。
称“石头磊村"名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在清光绪以后,距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一户史姓民国元年撰修的家谱说:“始祖在明初流落西宁至今几代不稽考,住北川石头磊”,这是石头磊村名的最早出现。正式定下来的时间,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青海省政府开展保甲制度时。保甲制度规定“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一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保设保长;五保为一乡,乡设乡长;若干乡为一区,区设区长。”王刘堡改称石头磊村。
石头磊村名的由来,大概与近代修筑宁(西宁)大(大通县)公路、大通县的煤炭开采和水灾有关。
清光绪四年(1878年),统领安西军提督喻胜荣捐自己的薪水,亲督兵勇,修建西宁城北道路百数十里,并在石头磊村架了一座小木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步芳代理和正式担任青海省主席期间,先后征发民伏,修建宁(西宁)大(大通县)、宁(西宁)门(门源)简易公路,把修路作为全省六大中心工作之一。并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大通县进一步开设煤窑,改私办为“官”办。这样由西宁至大通修路的、往来运煤的人、畜和车辆比较多,且客商常在王刘堡住宿,见到石头磊桥南端偏东,有一座河卵石堆砌的石头堆,一摞一摞、一层一层,上小下大,石头堆高2米多,底部直径达3米多,顶部直径达1米,上边插有柳条,或桃木板,就称其为“石头磊”。意思是有一堆石头的村庄。慢慢演变成了“石头磊村”名。本村的村民认为石头磊村比“王(望)刘堡”好听,“王(望)刘堡”谐音有“亡刘堡”之嫌。石头磊象征着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头磊、头磊一直向上摞,对这个村名也就默认了。加之,此时下刘堡的刘姓人家已经衰败,王姓人家也不知去向,时间一长,被群众和官方都接受了。
人们不禁要问,居住在王刘保的人,为什么要在村西垒一个石头堆呢。要想知道这个秘密,还得从民国元年(1912年)海子沟的海子决口和下的特大暴雨说起。由于统治者残酷剥削和连年战争,山林与植被遭到很大破坏,自然生态失调,苍天降了一场特大暴雨,冲开了海子的堤坝,海子里的水和山洪暴发,顺着刘家沟东下,冲毁了刘家沟的木桥,冲毁了刘家沟沿岸的土地、庄稼、牛羊和房屋,并把一个小小的刘家沟冲成了一个深20多米,宽30至40多米的大沟,把一个集中居住的石头磊村变成了沟南、沟北两个村,石头磊村遭受到空前的损失。事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时,请来了喇嘛师傅占卜,认为是触犯了水神(按:那个时期老百姓一般都是这样认为的),水神施展妖术,才使石头磊村的村民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抗击水魔,在喇嘛的指点下,在石头磊村西、石头磊桥东南方建造了一个石头堆,堆底下埋藏了白公鸡、白狗、白毛、铜罗、铜锅等所谓的避邪之物,一层层、一摞摞,整齐,美观有序,并且年年时时加以维护加固,谁也不敢妄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见者议之、传之,于是石头磊之名闻名河湟。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土地的平整,城市建设的扩宽,石头堆逐渐夷为平地,石头磊虽被平掉,但村名仍保留了下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红卫兵掀起了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即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活动,曾擅将石头磊农业生产大队改为红星农业生产大队,但群众并不认可。县花一现,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时,同时将农业生产大队恢复了村名,石头磊村还是石头磊村,并且一直沿袭了下来。
近年来,为实施“清水人城”项目,石头磊村开始整体搬迁,按照规划,村民要迁至近陶家寨村的北川河岸的两侧居住。石头磊村又将是一个新的景象。
参考资料:
①村里的《刘姓家谱》。
②村里的《史姓家谱》。
③村里的《冯姓家谱》。
④村里的《赵姓家谱》。
⑤北川小寨村《陶姓家谱》。
⑥《西宁史话》127页。
⑦《咏青诗稿》258页。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