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茶卡,人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大名鼎鼎的青海茶卡盐湖。
其实,在中国,还有一个叫茶卡的地方,在西藏定日县,这个茶卡也是一个盐湖,但比较小,几乎没有知名度。为什么两个盐湖居然都叫茶卡?答案很简单,因为"茶卡"是一个藏语名词,它的本意就是"盐湖"。这下都明白了吧。
夏季运城盐湖(红色为晒盐田,蓝色为盐湖)
在茶卡盐湖,我还和俩闺女探讨了一个自然现象,那就是为什么盐湖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那是因为地壳剧烈运动和天气极度干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知道,在地质年代,今天的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后来在板块碰撞之下剧烈抬升,那些来不及排出去的海水积聚在低洼地带,就成了今天的盐湖。
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蓝色的察尔汗盐湖
下面稍事休息,结合牛哥这些年走过路过的盐湖,中国的和世界的,谈谈我对盐湖的浅薄了解:
盐湖,实际上是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咸水湖。中国的盐湖有两大类:一类盐湖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钾等。茶卡盐湖的氯化钠含量非常高,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盐,最早从汉朝就开始了开采。过去,茶卡盐湖生产的盐叫做大青盐,我相信跟我这样大小的小伙伴们当年都吃过这种大块颗粒的盐,据说还有清热消炎解毒的作用。除了茶卡,青海还有一个叫做察尔汗的盐湖,是中国最主要的钾肥原料产地,不能食用。
另一类盐湖就是芒硝含量比较高的盐湖。比较出名的有内蒙古的鸡(吉兰泰,在乌兰布和沙漠里,阿拉善左旗)、鸭(雅布赖,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界处,阿拉善右旗)、鹅(额吉淖尔,锡林郭勒草原,东乌旗)三个盐湖。之所以叫“鸡鸭鹅”,是为了帮助我家俩闺女的形象地记住这些地名,这是她们老妈的发明创造,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额吉淖尔盐湖为红色盐湖
除此之外,山西运城盐湖、宁夏盐池、新疆巴里坤盐湖,也属于此类盐湖,“夏天晒盐,冬天捞硝。”这与盐和芒硝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有关。冬季气温低,芒硝结晶,沉在湖底。而盐(主要是氯化钠)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盐在冬季低温下仍然不会结晶,这也是冬季城市雪后使用盐作为融雪剂的原因。
额吉淖尔盐场
结合这些年带着俩闺女出门旅游的经历,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芒硝含量高的盐湖,春末到秋初的时候会显示红色,而不含芒硝的湖看起来则是蓝色或绿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出版过一期关于内蒙的专辑,专门介绍了额吉淖尔盐湖,是中国唯一被国际认定为红色湖泊的盐湖。
只有白刺(红色果实)等极少数耐盐碱植物能在茶卡盐湖周边生存
在中国,食盐根据来源分为三类:湖盐、井盐、海盐。在过去,北方地区用湖盐比较多,西南地区食用井盐较多。四川的自贡井盐、云南的芒康井盐,“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云南诺邓火腿也用的是诺邓井盐。而沿海地区用的自然就是海盐,比较著名的有天津长芦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等,山东、浙江、福建都有小型盐场。
极度耐盐碱干旱的碱蓬(茶卡盐湖)
怎么样,老牛这篇盐湖小知识的总结,还算可以吧?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