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同样传承了高原人豪放乐观的秉性,这片钟灵毓秀的美丽河山养育出了灵秀的门源人,也孕育了诸如宴席曲等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诙谐歌舞。
流传于门源地区的回族宴席曲和宴席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其典型的门源风情、纯朴独异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俗研究专家的青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政府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回族宴席曲也在不断地完善、壮大,并以其非常珍贵的口头传承形式,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族宴席曲堪称门源回族民间文化较为经典之作,是门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享誉省内外,备受省内外艺术界的厚爱,被视作最具多元性民族文化标志。所以,说到门源,就不能不说门源的回族宴席曲。
查寻和翻阅了许多资料,记载青海回族宴席舞的形成年代大致在元代或更早些,但它的兴起与广泛流传不会早于明代。
元末清初,迁徙到青海的民族已经基本形成稳定模式,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后裔在这里和藏、蒙、土等民族和睦共处,形成了相互接纳、相互认同、融洽共享的局面。
这些和谐相处的门源各民族是宴席曲的集体创作者,也是其最早的忠实传承者。但在以后的传承延续中,宴席曲逐渐被回族采用,成为门源回族标志性的曲艺之ー。
宴席曲,是回族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时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是元代回汉民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的。
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长调的色彩,同时,又有很多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合了“花儿”、眉户、秦腔、贤孝等的演唱形式和曲调,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宴席曲自己的独特风格。
宴席曲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曲、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
这些回族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等的重要资料。
回族宴席曲主要由男性表演,以唱为主,以舞为辅,诙谐幽默轻松自如。在门源地区的农村,每逢举办宴席时,就会专门请来“唱把式”助兴。表演多为二人或四人,无论是唱还是舞,回族女子不参与表演。
回族宴席曲有90余种曲调,但在门源盛行的只有《恭喜曲》《赞东家》《闹洞房》《尕老汉》《五更月》《四季青》等为数不多的曲目。
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动听,动作滑稽幽默,节奏欢乐喜庆,边歌边舞,轻盈自如,尤其是眼神配合巧妙,表演中还模仿鸟类飞翔,做一些武术动作,体现了回族人对自然生态的向往。飞翔动作在《绿鹦哥》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欢快的动作表演增加了宴席的喜庆欢快气氛。
如果在一个场合出现两组演唱者,那这台戏就热闹了,为了一决胜负,两家会对阵打擂台,你一歌我一曲,直到唱到其中一方无言以对为止。据说,宴席曲的演唱有连着唱三个晚上的,这就看“唱把式”肚子里有多少货了。
宴席曲和青海“花儿”一样,最大的特点是就地取材,表演的多半为人们熟知的传说故事,或当地的风土民俗,或花木禽兽,或民间谚语,只要是人们熟悉的民间万事万物,无不都是宴席曲的题材。
后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宴席曲的传承人不断地创作新词,注入时代的气息,于是出现了一批表达新思想、赞美新气象、歌颂新事物的宴席曲,由于说唱旋律的需要和表达内容的丰富多彩,宴席曲逐渐为人们所喜爱,因此,有许多爱好者参与其中载歌载舞,使宴席曲逐渐成为被国家高度重视的剧种。
“会走路就会骑马,会说话就会唱歌”,似乎是专为能歌善舞的高原藏族量身定做的句子,但对于门源回族人来说,歌舞在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
在浩门河两岸的回族村落中,宴席曲成为闲暇、婚庆、聚会时必不可少的娱乐。幸福的生活总是随着“恭喜恭喜大恭喜,没拿个茶叶(者)空讨喜。你打个调来我唱个曲,欢欢喜喜恭上个喜。唱得不好了甭生气,宴席的伙儿里要和气。恭喜恭喜再恭喜,你喜我喜大家喜!”的吉祥唱词中展开,于载歌载舞中为下一辈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作者:才登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