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作者: 时间:2022-12-05 15:34:52 浏览量: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大湖关切-刚察生态保护启示录

(姚斌 李勇 刚察县委宣传部供图)

引言:

一切和谐的自然现象,无疑源源来自天造地设,但也无疑源源来自与自然共生的人类呵护付出。从昔日的“竭泽而渔”到今天的“封湖育鱼”,从昔日的“猎山渔水”到今日的“养山育水”,从政府到民间,生态文明理念觉醒于每一个刚察人心中,如此,青海湖才重归鱼翔浅底、百鸟争鸣之圣境!

姚斌 罗连军 申孝虎 李生炯

今日青海湖,敛一束天光,即是盛景;掠一抹湖色,便可屏息。

身在青海湖,大美不知处。不论是泉吉河畔落日余晖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盛景,还是沙柳河上万千湟鱼竞自游的奇观,抑或是仙女湾湿地与普氏原羚近距离接触的心灵悸动,都会让你感受到何谓湖之大美!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连山,这一次专门来看看青海湖。”2021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湖仙女湾,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

一个“专门”,彰显青海的湖光山色,在总书记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上一次到青海考察是2016年8月。那次,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政治自觉。

从“突出”到“首位”,5年时间,一词之变,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湖,再一次叮嘱:“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

“保育”一词在此显得非同寻常——生态,如同我们的孩子,更是我们的未来。

2021年6月的仙女湾,天光水色的大幕下,绿草茵茵,羊群悠然,鸟鸣啾啾。历史有时就像一面哈哈镜,跨越漫长的时空纵轴,曾经,“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凄楚,如今,已被如织游客“美出天际”的赞誉所淹没。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生态是资源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一特殊的“财富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幅山水画,一支牧羊曲,一幢湖景房,新农村新愿景新家园的景象跃然眼前,叙述着刚察生态保护走过的波澜壮阔航程。

刚刚过去的一年,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党委坚持党建为先、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的“六为理念”,让塘渠村群众依托乡村振兴,逐步探索形成生态共管、家园共建、产业共链、文化共融、富裕共行的“五共模式”,籍以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草原有多大承载能力,放养多少牲畜。建设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的核心就在于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刚察县以减畜为抓手,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主导,运用高效养殖技术带动牧民减牛减羊。

建设畜产品加工产业园,这是刚察县实行禁牧、草畜平衡之后的又一“大棋局”。产业园内形成了集牛羊肉精深加工、牦牛奶制品、羊毛被、菜籽油、虫草、黄蘑菇等系列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农牧产业聚集区,就是为了让牧民“减畜增收”。

现如今,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4家,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及酒类制造业、纺织业、手工艺品制作、文化旅游产品等多种行业类别,2021年畜产品产业园区预计实现产值1.53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青海最诱人的旅游福利。

就在前不久,一名省外媒体记者还颇有些艳羡地调侃道,“青海湖像是摆在他们家里的鱼缸,刚察人未免有些太奢侈了!”

但他不了解的是,直到今天,守望这片家园的刚察人依然持有的谨慎乐观。

上个世纪90年代,《大湖断裂》的生态忧虑,唤醒了刚察人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就大自然而言,所有幼稚的幻想都会招致悲剧。

这片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芒。然而,这面镜子背后所折射出的,则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阻挡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一道天然屏障,它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种质基因的重要库存。

曾因城门失火,我们殃及池鱼。

20世纪中叶,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使之登上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这意味着湟鱼命运的重大逆转——几近灭绝。

时逢3年自然灾害,近万人在青海湖上捕捞作业,昼夜不息,3年网猎湟鱼7万多吨。老一辈青海人公认,是湟鱼救了他们的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铿锵有力的宣示,表达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鲜明态度。

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湟鱼,保护湟鱼既关系到对于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也关系到青海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刚察县是离青海湖最近的一个县城,也是普氏原羚的故乡、湟鱼的家园,处在生态薄弱区。

那是2021年6月6日清晨,刚察县政府和渔政部门的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揭幕的“青海湖观鱼放生节”做准备。自2006年以来,“青海湖观鱼放生节”已举办了十五届,最近两届的放生鱼苗都在千万尾左右。

县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游客一睹湟鱼洄游的盛况,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将人工孵化的育苗放流的行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而民间自发组织的护鱼队、湟鱼救援队、环保志愿者,也将对圣湖精灵湟鱼的情感关切发挥得淋漓尽致。

原刚察县森林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李联邦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很多人通过救护野生动物和参加放流,从此拒绝吃湟鱼,有的甚至自愿加入野生动物救助志愿者。

从2000年青海湖零捕捞封湖育鱼至今,湟鱼已由谷底时的2592吨恢复至2021年的10.85万吨,但距最盛期的32万吨,依然相距甚远。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其最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它意味着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的资源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正如刚察县委书记朱成青所言,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刚察县全县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拍鱼,拍鸟,拍湖,拍山,拍水,拍湿地,拍沙漠,拍人文,拍风情,拍野生动物,从沙柳花开,到寻访四角羊,从湟鱼越坝出水的一个眼神,到鱼鸟大战展示的自然法则,从“崖壁日记”上的大天鹅越冬记,到寻访高原精灵普氏原羚,这是游客竭力想要找寻的。

然而,我们不曾知晓,这些悉心寻觅风景的游人,可曾感受到一张张光影图片的背后,凝聚着从政府到民间,对“大美青海”不懈的守护和执着的守望!

当诸多游客游历青海湖,观鱼、观鸟、观岛仅仅只是一个个小视角,背后所展现的,却是刚察县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这个大命题。

多年来,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刚察县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刚察大地。紧紧围绕“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全县各级、各部门分工合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刚察的主旋律。

就在2021年,刚察县城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等燃煤设施,让县政府驻地沙柳河镇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6.7%;县乡村33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让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投资590万元实施的生活垃圾高温热解扩建项目,初步实现了县城及周边区域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无污染填埋。

普氏原羚是被称为“比大熊猫还珍惜的野生动物”,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氏原羚遭到史无前例的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和萎缩。

现如今,生活在青海湖畔的刚察县牧民们承担起保护重要物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责任。他们举报偷捕湟鱼的行为,救助受伤的鸟类和兽类,到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清理垃圾……

每年从初夏开始,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牧工加悟才让就忙碌起来。

一到4、5月份,黑颈鹤等候鸟就从南方飞回到青海湖畔的湿地,开始组建家庭,繁衍后代。作为刚察县森林公安局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义务监测员和协管员,加悟才让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到附近的那仁湿地巡查,保护这里的鸟类不受到人为的干扰和伤害,并且做好巡查日记。

在刚察,像加悟才让这样的民间环保人士有很多,他们被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聘请为野生动物义务监测员和协管员,一边从事生产,一边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成为执法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左膀右臂。

此外,刚察县环保部门还在环青海湖普氏原羚重点分布区建成18处种群交流试验通道,设立野外饮水点,恢复和扩大栖息地0.16万公倾,降低网围栏高度,有效地缓解了普氏原羚分布区栖息地割裂、种群交流弱化、枯水季饮水困难等生存问题。

据相关部门统计,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已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了2021年的1800余只。青海湖区域鸟类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2021年的225种, “水—鱼—鸟”共生的青海湖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

就在2021年12月29日,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字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44个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榜上有名。

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在2016年12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批试点建设,公园规划总面积2980.76公顷,湿地面积1914.33公顷,湿地率为64.22%。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南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湖第二大入湖河流,青海湖裸鲤洄游的主要区域,也是青海湖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时至今日,从天空到湖面,从草原到沙漠,从湖畔到远山,从湿地到花海,从牧区到城镇,从自发到自觉,刚察人精心呵护着大湖的角角落落,并为此不遗余力,就他们而言,全世界只有一个青海湖,除此之外都再无意义。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