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湖游玩(下)

作者: 时间:2022-12-11 13:55:22 浏览量:

青海湖游玩(下)

‘ 青海湖游玩

从寺院出来,街面上游人如织,各类佛事用品、纪念品应有尽有。对面山坳里百花盛开,一行稍驻,合影留念,下午6点驱车返回西宁住宿。下车伊始,感念儿子、女婿通过汽车和手机导航非常精准的找到了预定宾馆,欣喜之余,对现代科技和年青一代深怀落伍之嫌。没走几步,竟又遇到安阳至西宁的长途公交车,听着浓浓的乡音,尤为亲切,遂感天下至大也至小也。

西宁是一座美丽的西部城市,也是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海拔2275米,年平均气温7.6℃,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中原地区炎炎夏日,这里则凉爽宜人。西宁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见于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市内有汉、藏、回、蒙、满及撒拉、土族等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其中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信众居多。作为西部旅游城市,西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著名的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外,还有五峰山、娘娘山、凤凰山等,有龙台留月,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北山烟雨等秀美景色。西宁小吃也很有风味,著名的有酿rang皮、手抓羊肉、青海老酸奶、羊肠面、青海尕面片等。其中尕gǎ 面片,又叫面片子,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青海小吃尕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女儿远嫁兰州,距青海不远,也经常吃这种“面片子”,据说味道不错。但是,我想我可能吃不惯。

8月19日8点,从西宁出发,沿兰新、京藏高速西行赴青海湖。9点半到达日月山,这里阳光灿烂,凉风习习,一下车便觉神清气爽。山坡中间有一片油菜花,估计三四亩地那么大,与周围有点昏暗的草地相比,显得明光发亮。两岁半的外孙女张唯一仍在妈妈怀抱酣睡,怎么叫也不醒。6岁的外孙女张洁倒是欢快,拉着妈妈的手跑前跑后忙个不停。现场有当地牧民牵着几头牦牛,供游客照相,一次20元。老婆说女儿新婚之喜,便招呼他们照了一张,外孙女张洁也让妈妈抱着照了一张。现在看着照片很值得回味。我也忙着用手机拍摄周围的风景,儿子招呼我说,走走走,这里只是山底,还没到山上呢。于是我们又驱车前往景区。

青海湖游玩(下)

到达景区门楣,一行下车,女儿、女婿、儿子前去买票,一张票40元人民币,老婆心疼,儿子劝慰说,一辈子不来一趟,大老远来了,还计较这俩小钱。我虽表示赞同,但心里也很是纠结。买到票便乘车赴景区游玩,下车后老婆、女儿、儿子轮替搀扶着我上山。说是山,其实是慢坡,我拄着拐杖自己就可以上去,但家人总是不放心我。于是我们便在地势稍微低缓的月亭旁边歇息,合影留念。稍后沿景区道路来到日亭,这里地势比月亭偏高,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绵延不绝,绿茸茸的野草和油菜花铺满了整个山坡,湛蓝的天空,白云如洗,悠闲自得,山风习习,甚是凉爽。但阳光照在身上总觉得痒痒的有点刺痛,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紫外线照射的缘故吧。儿子、女儿、女婿和专程陪同我们游玩的小张文魁老师,一路登上日亭,登高望远,彰显了年轻人旺盛的活力。我也想上去,但家人不让,稍有遗憾。据当地资料介绍,日月山,属祁连山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日月山还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幅塞外景色。

关于日月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约公元623年?-680年,文成公主动身西去和番之时,悲痛万分,唐太宗李世民送给女儿一面宝镜,要她到了汉藏分界的地方,取出来照看,就能够看见家乡和父母亲人。历经艰幸,辗转到了赤岭,公主思亲心切,便取出宝镜照看,但并没有看见家乡和父母,而是自己消瘦的面容和冷峻的高山。她此时才明白,父母是为江山社稷而哄骗了自己,悲愤之下,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恰好挡去了一条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便称这条河叫倒淌河。

其实,倒淌河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据科学考察,大约在13万年以前,青海湖还是一个外泄湖,湖水由西向东注入黄河。后来,随着地壳变化,日月山平地突起,把青海湖的出口严严堵住,青海湖从此变成了闭塞湖,那输出的湖水也被迫倒流入湖内,从而形成了倒淌河。因行程短暂,我们车子沿青藏公路疾行,中途没有停留。

进入日月山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经幡装饰的公主泉。据说,文成公主在日月山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被群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泉,叫公主泉。站在山坡下往下看,公主泉一弯清水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徘徊其间,成群的牦牛赶过来喝水,美不胜收。穿过日月山坊,便是唐蕃古道,是当年文成公主赴吐蕃和亲走的路。古道旁,有文成公主纪念馆和日月山神牛塑像,纪念馆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沿古道上行到一个平台,正中是高达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文成公主身着披风,怀揣宝镜,目视前方。她的身后,是一组再现公主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浮雕长20米,宽6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别。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众王公大臣送别,在盛唐歌舞“反弹琵琶”的美妙乐声中,公主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是赤岭摔镜。第三部分是藏王迎亲。松赞干布率众臣、僧侣、头人,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举行盛大热烈的迎亲仪式,并向护送公主前来的李道宗执子婿之礼,而后和文成公主一同进藏。在山顶广场上,竖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这是文成公主站在日月亭的山风中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文成公主,一个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担子,凄苦远嫁。站在这里,幻望公主远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也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

日月山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米)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日亭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

传说,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藏王的使者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唐太宗李世民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公主。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蜜蜂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5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中原文化的传播情况。当时,唐朝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吐蕃则还是奴隶社会。壁画逐一反映了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各种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随之,吐蕃也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藏文。藏文的创立,标志着吐蕃人民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而文成公主作为这一文明时代的奠基人永垂史册。壁画线条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巅峰。心中悠然而生对文成公主几多敬畏之情。

从日月山下来,沿青海湖南岸一路西行,两岸风光无限,一边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一边是碧绿清清的青海湖,真正的环青海湖旅游才刚刚开始。

青海湖游玩(下)

正午时分,我们的车子沿青海湖南岸向西疾行,一路上欣赏着公路两旁的风景,眼睛有点忙不过来。随车子前行,公路两边不时会有成群的牦牛在草地上吃草,还有一排排帐篷和五颜六色的经幡,很是新鲜好奇。

中午1点时分,临近青海湖,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道蓝色的水幕在阳光下闪耀,烟波浩渺,微波荡漾。待走近一点看,远处的水像是一道蓝色的屏风,又像是一幅水墨画,更像是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绿色的大草原,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像是云在水里,又像水在天上,美不胜收。与湖水相媲美的还有金黄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像一张黄金铺就的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与湛蓝色的湖水相映成趣,是青海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下午2点,我们在靠近湖水的地方停车,临近湖边,蔚蓝色的湖水像一面镜子,远处看像是一道山梁横亘在眼前,湖光山色与天光云影融为一体,一望无际。一行来到水边,在一个刻有“青海湖”字样的石碑前合影留念。湖边有当地牧民提供的马匹供游客骑行,一次15分钟10块钱,女婿和儿子先后在水边骑行,他们骑在马上手提缰绳,跃马扬鞭,很有点骑着风范,脚下溅起的水花把衣服都打湿了。儿子骑在马上要往深水区去,老婆吓得急忙喊回来回来,儿子意犹未尽,听到妈妈的喊声只好兜马回来。两个小外孙妞妞这时也非常活跃,挣脱妈妈的怀抱,追着舅舅的身影欢呼雀跃。随后,我们在湖边野餐,预先准备好的面包、火腿和其他点心,一边吃一边欣赏湖边的景象,天上白云悠悠,阳光灿烂,湖面凉风习习,天高气爽,犹如人间仙境。一顿饱餐过后,我们继续驱车西行,一路上沉浸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相传为西海小白龙的住所,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青海湖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351.50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比两座泰山海拔还要高。在青海湖的西部,有一片0.5平方公里的小岛叫鸟岛,每年4月开始,大约有30万只候鸟飞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来到鸟岛,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162种鸟类在这里繁衍,国家设有专门机关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每年的6到10月,这里还要举行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沙雕爱好者通过沙雕与大地艺术特殊的手段和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生命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沙雕作品宏伟壮观。7月份,这里更是人间天堂,无边无际的油菜花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色彩斑斓,花香四溢,当地政府专门设立了油菜花节,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展和物资交流等活动。7到8月这里还举行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自行车赛道,赛道以碧波浩瀚、鸟翼如云的青海湖为中心,沿途自然风光旖旎壮美,吸引成千上万的自行车爱好者前来角逐。

青海湖游玩(下)

有关资料这样描述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青海湖都会有不同的风光。夏秋季节,四周巍巍的群山和四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斓的珍珠,撒满草原。湖边大片的麦田和油菜花泛金,散发着诱人的芳香。那碧波万顷,碧野千里,水天一色的青海湖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蔼的美好景观。寒冷的冬季里四周草原和群山变得一片金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十一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一幅典型的北国风光。湖中盛产黄鱼,是我国西北地区天然的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边产卵,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大量的植物和水生物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使得这个世界最高海拔的湖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离开清海湖的当晚,我们入住西海镇西海岸宾馆,四人一屋的大开间,倒也干净舒适。西海镇也叫原子城,始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场地。现在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实物纪念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民在非常困难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

当晚下起了小雨,第二天,我们沿青海湖北岸东行返回。儿子则留在西海镇与同学相约,租自行车环青海湖骑行。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