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0年,大唐贞观14年,吐蕃大相禄东赞受松赞干布的派遣,经过一年的跋涉,千里迢迢来到了长安。他此次出使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请婚于唐朝。
第二年正月十五,文成公主踏上了西去的路程。
当文成公主进藏的队伍在现在的玉树市巴塘乡贝纳沟一带休整时,公主命令工匠在岩壁上刻下九尊佛像,并建造了许多佛塔。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入藏途经贝纳沟,在文成公主石像处修建了一座遮风挡雨的佛殿,这就是现存文成公主庙。
玉树大地震让历代守护文成公主庙的禅古寺损毁严重,文成公主庙本身也部分受损,玉树重建工作全面展开之后,文成公主庙被列为首批抢救修复的文物古迹。
文成公主纪念馆选址在文成公主庙的附近,整个建筑的主题为“大唐天路”,以唐风木构门楼寓意“大唐”。在纪念馆内,藏族艺术家用唐卡的形式绘制了文成公主进藏这一历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
一位藏族老人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弯腰走进大殿里,向矗立在她面的一尊巨幅美丽塑像献上哈达。后退几步,磕上一个长头。老人眼神单纯,神态自然。无言的喇嘛一边默念经文,一边手执铜壶,往老人的手心轻轻倒出几滴清水。老人抬手,将水洒在了头顶。她的面前,高大的塑像面露笑容,口含润气,双目如镜……
我站在一旁,用温和的眼光看着老人完成整个拜谒的动作,再目送她摇晃着孱弱的身影慢慢地出门。之后,我以注目礼和内心的敬佩一并仰视着眼前的塑像。
往事有钩沉,越千年不朽。是的,这尊塑像,就是文成公主的化身。作为盛唐的宗室之女,公主远嫁,是一个心酸的浪漫故事,是真正的离故土别亲族的一次迢迢远行。
朋友说,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后来再一路艰辛,踏上去拉萨的迢迢之路。藏族群众为了纪念这位不平凡的大唐天使,就修建了文成公主庙。这一修,就越过了一千三百年的漫漫时光,袅袅的香火就再也没有间断。
于是,才有了从民间到史书上流传的各种关于公主的传奇与故事。文成公主与那位英俊骁勇的藏王松赞干布一直携手相牵,走过万水千山,却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子民的心田,藏汉和亲成为经典。而如此一个经典,把多少灿烂的人间哲理诠释为有悲有忧、有喜有歌的不朽往事。我一直觉得,汉地关中平原也应给文成公主好好塑一尊像,赋予一个史诗般的名份才更好。
史书说,永徽元年,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三十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公主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我明白,公主是活在了一个民族的心里。
时值中秋。文成公主庙所在的巴塘贝纳沟,已有草枯花黄、落叶飘零的萧瑟之感。但广袤的巴塘草原上牛羊欢奔,帐篷点点,安宁的气息多少冲抵了秋的暮色增添了丰收之喜。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屋顶金光四射,周围经幡舞动,不时有游人与当地民众进庙参观拜谒。
是的,尽管岁月已经流逝,但我们仍然要记得,大唐公主瘦弱的肩头,曾经扛起过的一段藏汉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使命。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