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乡城有一种品种古老的藏鸡闻名于世,但要找到它们真的非常不容易。虽说故事里面总是说稀罕的宝物都要到常人不能去的地方才能找到,但跟寻找乡城藏鸡比,下海捞珍珠,上山采林芝也不过如此。从成都出发要经过包括雀儿山在内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路程约900公里。
藏鸡生活的地方需要在海拔2500至4100米之间的半高山地带,年均气温在9至12℃之间。乡城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为县城东南面的萨苟峰5336米,最低海拔为南部洞松乡的仲达村2560米,相对高差悬殊,构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坡状倾斜面。正是藏鸡最好的生活栖息地。
我们称藏鸡为“鸡”,但藏族朋友更觉得它们属于禽鸟类。因为藏鸡确实是世界上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原始禽种,它们更接近于原始鸡,数量很少,血统更为古老、纯正。高原上什么时候开始有“鸡”的,并不清楚。只是在藏文著作《巴协》中记载了,大约在公元815—857年“……洛帝故(臣)以馨石堵门,在洞内呻吟许久,即后闻鸡叫”的传说。以前传统的藏民并没有吃鸡和鸡蛋的习惯,养藏鸡竟然只是当它“闹钟”来用,后来才逐渐开始用鸡和鸡蛋来纳贡。
然而藏鸡的养殖一直处于自然放养状态,尤其进入近现代以后,民间散养藏鸡为了追求繁殖数量,常常被外来品种所影响,威胁着这个高原上的古老优良品种,市面上的藏鸡品质也逐渐良莠不齐。所以我们进入乡城之后,第二天再爬上海拔3000多米山上,到“乡城县贡嘎阳光农业公司”神秘的养鸡场去,为的就是看看被严格保护起来科学养殖的纯正藏鸡。
养鸡场在面对连绵雪山的山坡上,踏着各色各样的高原植物,一路野花在阳光里摇曳,“贡嘎阳光”这个名字真不是抽象的:高原、雪山、蓝天、阳光,原生植物……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养鸡场之一。除了有一圈不太明显的铁丝网,所有的藏鸡都完全畅放着。藏鸡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或站立在树上休息,或飞舞奔跑,或昂首作鸣……如同一个武林飞侠的世界!
贡嘎阳光农业公司的雪山养鸡场
有着严格的隔离措施,非工作人员不可入内
面对雪山的全玻璃科研中心里有一架用来仰望星空的望远镜
养鸡场里随处可见的高山植物和野花
当亲眼见到藏鸡的时候,你就会理解资料里对它们外貌的描述并不复杂:“藏鸡体型轻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肌发达,向前突出,性情活泼,富于神经质,好斗性强。翼羽和尾羽发达,善于飞翔,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cm。藏鸡头部清秀,冠多呈红色单冠,少数呈豆冠和有冠羽。公鸡的单冠大而直立冠齿为4-6个;母鸡冠小,稍有扭曲,肉垂红色。多呈黑色,少数呈肉色或黄色。虹彩多呈橘色,黄栗色次之。耳叶多呈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黑色者居多,其次肉色,少数有胫羽……“
其实简单一点的形容就是:公鸡几乎每一只都长得很不一样,精神抖擞,威武彪悍。连叫声也与普通的家养鸡完全不同,一群合伙打鸣起来,简直回荡山谷。而母鸡体型小许多,黑色的,却像一把把在大地上弹跳奔走的“手枪“,精力无限充沛!此时此刻心中也开始认同藏民说的:它们其实是禽鸟。
天空盘旋着许多老鸦,甚至有鹰。鸡场负责人说:“它们都是来打鸡食料主意的,但是不用怕,我们的鸡跟鹰也能打上一阵,没那么容易服输。”这些雪山藏鸡究竟有多凶悍?场子里最近都知道有工作人员竟然被鸡“踢伤”进医院了!“你们如果在早上喂食的时候来,成千上百的鸡从空地那边冲过来,烟尘滚滚,像一支军队一样 ”,负责人对此非常自豪。
正如前面所说,如今的乡城县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所以著名的“乡城藏鸡”需要通过科学养殖来保证品种纯正,品质优异。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环境、科研技术和养殖条件要求都会极高。养鸡场选择了条件艰苦的原生态环境依山修建,把优良的种鸡带上山培育,而且每一代良种鸡都可以住“独栋别墅“,喂食也有”私房饭菜“。养鸡场自己种植大豆,用有机豆粕为主配制食料。其中最不同寻常的秘籍是:喂藏鸡吃当地的牦牛酸奶,这真是个因地制宜的天才发明!地处高原中间的乡城县,四周都是牦牛放养场,藏民的牦牛奶往往消耗不完。养殖场的科研人员发现牦牛酸奶营养丰富,给藏鸡喂食后,鸡蛋有明显的优化。
谈及藏鸡蛋,负责人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煮几个来吃。拨开鸡蛋令人震惊的是中间硕大的蛋黄,应该可以称之为“蛋皇“了吧?!而蛋白也比普通鸡蛋透明,尝起来口感嫩滑如酸奶,味道香甜如蛋糕,真不是言语能解释的好吃。以至于听说要30元一枚的昂贵价格也没有什么不服的。全世界的食物伦理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你是选择更多,更低廉,还是更少,更优异?如果我们出于对环境和物种负责的话,也许应该选择后者。
同一种食物竟有着天壤之别,一枚鸡蛋如此,一碗鸡汤也是如此。藏鸡炖的汤:什么都不用放,汤色浅白,上面飘着澄黄的油花,已是鲜甜无与伦比!
当然,养殖业就是为人类在自然环境里获取食物,但必须取之有道,有取有还。当我们获取这些“雪山藏鸡”的时候,我们还要感谢洒在大地上的阳光;抬头望见的清澈蓝天;远处的皑皑雪山 ……明白自然永续的意义。
我们还应该感谢一些人,他们一代代,在边远的高原山谷里用几十年时间观察、研究、实践。他们没有选择容易短效的做法,反而向难而行,与漫长的时间为伴,既追求心中的品质理想,又坚守住了自然平衡的法则。
“种植”和“养殖”是人类最古老的生存课题,我们在追求数量的时候会损失质量,所以发展与否常常是个辩题,乡城县的农牧业发展也在探索新的模式。而此行不仅探秘猎奇,也让我们从中得到启示: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低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聪明的发展首先要有敬畏自然的心,尊重环境资源,熟悉当地物种原生共存的法则。以科学的方法来保护;以保护的态度去发展,乡城也许正走在这条道路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