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颁旨赐款兴建的。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北四大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爱提尕尔清真寺】,很好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和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点,是西宁市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西宁伊斯兰文化的地标建筑。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藏区最为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之一,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之地。寺院规模宏大,布局独特,建筑精美绝伦,更有塔尔寺堆绣、酥油花雕塑和壁画这“艺术三绝”供人鉴赏。【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
也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景色优美,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海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昆仑山口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因而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这个观赏“昆仑六月雪”的地方,东面是玉珠峰,西面是玉虚峰,遥相辉映,也是雪山攀登爱好者的圣地。
察尔汗真正吸引人的还是盐湖本身,而察尔汗盐湖总会带给人惊奇。进入湖区就会感到一种咸湿的空气,阳光透过这样的空气散发一种微微黄色的沉静的光泽,如同柴达木盆地本身带给人的神秘印象。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这是一座长达32公里的盐桥,因折合市值达万丈而被誉为“万丈盐桥”。
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这是青海省第二大胜迹,寺内最后完成的建筑,也最完整地体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明清时代的壁画、彩画和石雕被称为瞿昙寺艺术三绝。
门源县多样生态并存,有堪称高原奇观的百里油菜花海,有青海最大的原始林海。漂亮的油菜花是门源的特色,油菜花成片绽放,花香扑鼻引蝶来。
这是同仁吾屯等数个村落的总称,以生产唐卡、酥油花等热贡艺术品闻名海内外。周边的上下吾屯寺也培养出了许多画僧,上下吾屯寺也是青海最漂亮的寺院之一。
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适于探险性漂流。这一景区是青海最难到达的景区之一,但也是最令人震撼的景区,集中有黄河源头纪念碑、牛头山、星宿海等许多景点。
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对羊肉的一种独特吃法,也是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因吃时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经过烹制的羊肉熟而不烂,肉味鲜美。手抓羊肉原为牧民在游牧过程中的一种简便进餐方法,现已成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之一。
在牧业区,奶茶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朝夕相伴的饮料,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他们用铜锅、铜壶熬煮茯茶。当茶叶在锅中煮沸翻滚,茶水变成赤红色时,用特制的漏勺掠去茶叶末,加入盐和牛奶。再煮开后,奶茶即成。饮用奶茶可醒脑提神,消困解乏,生津止渴。在高原寒冷干燥的环境下,更有滋润咽喉,消食化腻的功效。吃完糌粑或手抓羊肉,再喝几碗奶茶,一天之内,很少有饥饿之感。缺乏维生素C,也可靠奶茶来弥补。
去过西宁的游客都会对西宁一种独有的叫“肋巴”(Kebab)的烤肉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种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刷上酱在炭上烧烤的风味肉串,这种做法有点像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这个词也是源自土耳其语。
青海人民把杂碎汤泡馍看成是最美味的早餐,它既耐饥,又能抗寒。杂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俗称“下水”。它又分两种,即“牛下水”或“牛杂碎”、“羊下水”或“羊杂碎”。杂碎汤就是杂碎煮成的汤,即“下水”下锅后,加调料后用文火煮。喝时汤中加一些干葱丝、绿芫荽等调味品。
西宁酿皮是用麦面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多加揉搓,再放入凉水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时为止。此面团即面筋。剩的面糊水沉淀后,铺入蒸笼中蒸熟,即为“酿皮”。将“酿皮”切成条状,配上面筋,加调料,即可食用。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郁的传统小吃。
西宁的酸奶可是出了名的好吃。同我们平时在超市里看到的酸奶不同,西宁酸奶采用的工艺不同,而且奶源好,呈现的是固体状,像豆腐脑一样。上面一层黄色的清油,用勺子轻轻一碰,皮便利索地破开,露出白嫩的酸奶。西宁的酸奶嫩白,味道酸甜不腻,吃了之后令人胃口大开,唇齿留香。常见的是街头散装的,盛酸奶的碗多是小白瓷碗,很有当地特色。
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是伊斯兰教信奉者集聚之地,随着各族文化的交流,烤羊肉串这一风味小吃也就自然传到青海。青海多产羊肉,羊肉串也因而盛行不衰。因其价廉实惠,味美可口,加工方便,很受各族群众欢迎,故有“宁吃烤肉一两,不吃煮肉一斤”的俗语。
青海人把馒头称为“馍馍”。“馍馍”只是一个总称。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经常携带的传统礼品,也是经常吃的主食之一。其中最受人欢迎也最普遍的,是 锅馍馍。锅馍馍是在金属的 锅模具中烤制而成,故有此习称烙出的锅馍馍,外脆内软,绽开如花,色彩鲜丽,异香扑鼻。它的特点是省时,省事,做法简单,松脆好吃,携带方便,经久储存。
阅读:
青海人的打泥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中国大江南北,衣食住行习惯千差万别,单以睡觉来说,就有南方睡床、北方睡
“喝山泉吃山珍”:塔玛村的藏猪藏鸡不一般
在我县下察隅镇塔玛村一片近百亩的山林中,有一群吃着虫子、野果、喝着山泉水,还坚持每天“健身”的猪和鸡。这群家禽家畜最大的特点是皮薄、肥肉少,吃起来几乎没有油腻之感,售价更是普通肉类的数倍。 2017
我的知青生活。(原创)
(七)基干民兵——蒋蔚被马摔了。 那时的条件确实是艰苦啊,冬天吃水困难,瓦皇寺的队部离河边远,冬天到
春雷一打满地是,老人小孩到处捡,一斤20元都不卖
今年的春雷在南方可能打得早一些,腊月二十七的前一年打了一场,然后第二年的开始也打了一场。春雷过后,按照农村习俗是正式进入春季的。在农民看来,春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春天也是一个充满野味的地方。市场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