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百科青海人的打泥炕

青海人的打泥炕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5-18 08:53:23 来源:西北特产网

青海人的打泥炕

青海人的打泥炕

青海人的打泥炕

西部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 中国大江南北,衣食住行习惯千差万别,单以睡觉来说,就有南方睡床、北方睡炕的差别。相信每一个地地道道的青海人都是睡炕长大的,对其并不陌生。数九严冬时节,门外北风呼啸,只要往热乎乎的炕上一躺,顿时就觉得暖意融融;劳作困乏而归的庄稼人一回家躺倒在炕上,舒展开四肢,一时间身心就会得到放松;闲暇时,裹着被褥,趴在暖和的炕头,娴静地翻着读物,感叹着时光的惬意;寒假里赖在炕上,裹着被子一边看剧一边吃零食,安稳自在;一家老小围挤在热炕上,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吃上一锅热腾腾的焪洋芋,那生活实在是安逸极了……回想起来,那些在炕上度过的岁月大概是很多青海人印象最深的记忆。

如今,即便农村木房变成了砖房和水泥房,甚至很多农户易地搬迁住进高楼大厦,但房间里依然会做一个炕,即便不是那种农家的热炕,也能看到老妇人坐在炕上,半身斜靠着叠放好的被褥,戴着老花镜在窗边麻利地做着针线活。实际上,炕,正是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的延续,同时也是青海人对生活的炽热的情感。

青海地处高寒,夏短冬长,早晚温差大,取暖不易,因而在过去,各族人民形成睡炕的习惯,家家户户都有土炕。随着取暖条件的改善,一些城镇群众睡炕的习惯有了改变,但至今有些农家里的热土炕仍然是冬天取暖的必备品之一,尤其有老人的家里一定要有炕。

青海的炕多是用草泥打成的,所以也俗称打泥炕。打泥炕的特点是实用、经济、保温时间长,不易发生火灾。做打泥炕需要的材料并不多,就一些石板、泥巴、炕土、碎草等。做打泥炕时,先在屋外确定好炕洞门,然后用土块砌好呈长方形的炕圈,又在其里做送炕土、碎草、火种的通道,分隔砌就顶置炕板的小隔墙,再将石板稳稳地放置在炕圈上,上面全部抹上草泥,将其抹光即成。草泥快干时,用一种特有的植物叶子擦炕面直至炕面发绿,而后抹上胡麻水,让炕面光滑、油亮、无缝。待打泥炕基本晾干时,往炕洞里送入晒干的炕土,离炕底面约二寸时,其上送入干碎草、干马粪、羊粪,再置火种于其上,火就会徐徐引燃但无火苗,烟从炕洞飘出,燃料不会快速燃尽,炕面会慢慢温热起来。最后在炕面铺上干麦草,吸去炕面的水分,叫潮汗,烧上几天待炕面全部干透以后,才能睡人。

青海人将烧炕叫作煨炕。燃料一般为麦衣子、碎草、马粪、羊粪等,其中火力最强、热力耐久的要算羊粪了,所以民间有言:“羊粪炕上睡一夜,烫了尻子烧了背。”

煨炕是一个技术活儿。首先要把干燥的麦草、干树皮等易燃的柴火塞进炕洞点燃,这些东西千万不能潮湿,否则是点不着的。待麦草都烧起来,再盖上牛羊粪,这样保持的火力就会更久一些,也有条件好的人家用煤炭,一般煤炭比其他燃料保温更久,等这些东西着完之后就用长长的灰耙均匀地把灰烬捅到每个角落,然后轻轻堵上炕洞,炕中稀薄的空气基本可以保持未燃尽的柴火继续燃烧下去。用不了一会儿炕慢慢就烧热乎了,整个屋子里也就跟着暖和起来。

有些地区的打泥炕更有特点,将炕洞留在房间里,旁边用烟囱连上锅灶,等饭做好了,炕也热乎了,在炕上放上炕桌,将饭菜摆在炕桌上,全家人就可以用餐了,这就是所谓的:“锅头接炕,吃睡连上。”

在过去,不少农村人家铺不起好的铺盖,打泥炕上连块毛毡都没有,却擦得溜光。而上炕是待客最热情的礼仪。亲友来访,邻里串门,主人首先要把客人请到炕头最热的地方坐,老人或长辈自然坐在炕中央,叫上座。然后让宾主们依次挨着盘坐,主人再在中央摆一张炕桌,沏上浓茶,摆上馍馍或者一盘大豆,亲亲热热地说一句:“穷家小舍没吃啥,热炕上坐下了说个话。”宾客们吸着老旱烟,喝着酽茯茶,嚼着炒大豆,吃着粗茶淡饭,说话无拘束,亲如家人。

不觉间,这打泥炕成了乡亲们待客的主要地方。村里凡遇到婚丧嫁娶事宜、特殊日子或邻里间的大小事,当家子们就齐聚一堂,共同商议,而打泥炕就是“议事堂”,炕桌便是“会议桌”,很多大事都是在这张打泥炕上拍桌敲定的。

当然,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渐渐发现打泥炕除了保温之外,还有很多用处。老百姓认为,炕灰是农家填圈积肥的原料,春季将炕灰铲一些放到小菜园里和土一起拌匀,再撒上菜种子,这一年蔬菜长势就会非常旺盛;家里女子生完孩子,这打泥热炕是坐月子养生最好的处所,不会落下疾病,还有助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有些女主人将发面放入焜锅模具里,用灰耙送至热炕洞里,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焜锅馍馍就出锅了;也有一些回族同胞在炕洞门口暖汤瓶,用于清晨洗浴;如果天气突然变冷,给炕洞里铲几锨麦衣子或干马粪,浓烟翻滚之后,打泥炕随之变热,室内便会温暖如春;如遇连天阴雨,年轻媳妇和姑娘们则偎依在热炕上,撕羊毛、捻毛线、搓麻线、绣花、补衣、纳鞋底,抢时间赶制针线活;一旦秋雨连绵,麦场上的捆子受潮,无法打碾时,热炕又成了烘干箱,几天的时间,湿漉漉的麦穗就变干燥了。

如今,尽管农村渐渐在城镇化,打泥炕也越来越少,但是回想起过去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日子,打泥炕确实给勤劳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温暖和快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