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中秋佳节日,
这个时候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围坐在桌前,
开始吃美味的月饼了?
花儿在这里也送上满满的祝福:
平安团圆笑口开,美景美食常相伴!
那,今天花儿又准备了月饼,
一个跨越时空的月饼,
邀你共赏可好?
你值得了解……
据说,元朝末年朱元璋密谋起义,大胜。原因是反元朝扛把子之一的张士诚,利用中秋节百姓互赠圆饼时,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小纸条(鞑子就是指的元兵)。
后来,起义胜利大家庆祝吃圆饼。从此,中秋就开始流行吃月饼。
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解决了元朝残余势力,好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开心的跳脚,还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从此月饼就成了法定吃食。
关于中秋节月饼的起源传说还有很多,唐玄宗与杨贵妃某年中秋于月下赏月吃饼,饼虽好吃,但嫌“胡饼”这个名字不怎么好听,于是趁着当下月色贵妃就给饼起名为“月饼”。
当然这都是传说野史,我们还是终究是要回到正史上的。
月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的“太师饼”。后来,汉代派使者出使西域,将芝麻、胡桃等作物带回了中原,出现了胡饼。
但真正将圆饼与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要一直等到唐高祖李渊时期。
一年中秋,在大将军李靖大胜匈奴的庆功宴上,唐高祖接过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心情大好,对着明月吟了一句“应将胡饼邀蟾蜍”。从此,胡饼正式和月饼挂钩。
只不过在当时并不叫月饼而是叫“宫饼”,毕竟只是在皇宫中才吃这种饼。后来,流传到民间,俗称“小饼”和“月团”。
到了北宋时期,小饼做法变得考究,越来越好吃,苏东坡就忍不住赞扬它,“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有酥油又有糖的小饼,凭着又脆又甜的口感流传到了南宋后,终于开始被称作“月饼”。南宋文人吴自牧在《梦梁录》最早出现月饼:"深秋食月饼"。
至此之后,在我们国家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也已定型。2008年,“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式月饼乱人眼……
如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月饼分为很多大类,主要分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更有新晋的网红系,暗黑系,正因如此,月饼大比拼,才会一触即发。
如今,大家越来越热衷新意,追求新颖独特,在口感上不断创新。
相对传统月饼一成不变的味道,发明出更多非传统月饼,其在口感上更加香醇、也更符合现代人对美食与时俱进的追求。
而且,近年来随着网红潮流的发展,趣味月饼层出不群:黑白巧克力月饼、茶香椰蓉月饼、茉莉花香奶黄月饼、艾草五仁月饼,甚至还有香辣小龙虾月饼、韭菜月饼、酸辣月饼…真是让人有些下不去嘴啊
月饼也能玩出花……
水晶饼晶莹剔透,包裹紧实,肚子鼓鼓,印着鲜红的“水晶饼”三字。饼皮层层堆叠起来,色白如雪,入口即化,口感很好,金底银帮,饼甜而不腻,酥软掉皮。
内陷是由白糖、冰糖、青红丝、核桃仁、玫瑰花瓣等多种食材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桔香的青红丝,和玫瑰清香混杂在一起,让人陶醉。
起源于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乡宁县,是一款传统名吃点心,与所有中秋月饼不同的是,这种山西特色月饼的成品呈空心状。
从中间轻轻一扣,就可以轻易分成完整的两半,中间是空心的,馅料均匀散在两半月饼皮的内侧,表皮还有一些被碳火炙烤的金黄的色泽,远远就能闻到面饼和馅料被炙烤后散发出的浓郁香味。
另外空心月饼的模具也有很多种形状,小兔子、小猴子等等十二生肖,小鱼、小花篮、小月亮等简单有趣的图案,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每年中秋节,制作传统蒸笼月饼是青海民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精心制作的青海月饼非常特别。其他地方的月饼都是烘烤出来的,青海月饼却是蒸出来的。
节日来临之前,心灵手巧的各家主妇把姜黄、香豆和红曲等天然植物颜料磨成粉末,将一层层涂满清油的发面抹上漂亮的色彩,再用雪白的面皮包裹起来,最终蒸出了花朵一般美丽的月饼。
大功告成之后的青海月饼,看起来像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开花大馒头,里面的美丽色彩常常多达十几层,色彩丰盈,令人垂涎欲滴。
怎么样,西北的月饼是不是看着特别有食欲?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秋的习俗和月饼的功能也随之而变
不变的是其世道人心
千百年来
愁之思,故人之念
恰在于对团圆和厮守的渴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