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百科中国影像方志|当雄:青藏高原腹地“马上罗汉”惊险壮观 地热温泉蒸腾千年黄蘑菇营养美味

中国影像方志|当雄:青藏高原腹地“马上罗汉”惊险壮观 地热温泉蒸腾千年黄蘑菇营养美味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8-11 12:03:37 来源:西北特产网

CCTV-10

2020.2.2 7:39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西藏卷 当雄篇

当雄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拉萨以北。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当雄县宁中乡的中间地段,绵延数百千米。

随着起伏的山脉,当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在北部高平原上,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湖。

在藏语中,“措”是“湖”的意思。相传,由于纳木措湖像蓝天降落在地面,牧民们称之为“天湖”。

千百年来,念青唐古拉山为纳木措湖挡住了风雪,湖水蒸腾出的水汽,缓缓降落在山湖之间的土地上,久而久之,形成了罕见的高原湿地。

当雄的名字,就与这片雪山圣湖下的湿地息息相关。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汗在西藏建立了代表清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蒙古汗王体系。固始汗以骑兵为主的军队,难以在城镇驻扎,最终,他们选择了一处离拉萨较近、便于喂养牲畜的天然牧场作为驻地。

这片天然牧场,被命名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将这句藏语音译为汉语,即为“当雄”。

“马上罗汉”惊险壮观

传承了3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吉仁赛马节,在每年藏历七月拉开帷幕,既是颇受当地民众喜爱的节日,也是整个藏北草原的夏季盛会。

当吉仁赛马节将会持续一周,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的民众都会赶来参加。数百年来,藏区民众的果敢,以及雪域高原独有的风俗,都在当吉仁赛马节上悉数展现。

骑马,既源自古老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也寄托着人们对草原英雄的敬意。因此,成为一名骑手是所有当雄人心中的梦。

“马上罗汉”,这个项目需要三匹马和六名骑手进行精密的配合,惊险异常,却也最为精彩。

保持平衡和稳定,是马上罗汉成功的关键。尽管每一位队员都能够完美做到马背站立,但是,六人完全同步、分层站立,依然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捡哈达是每年当吉仁赛马节上的传统比赛项目,骑手们在规定的赛道上纵马驰骋,沿路侧身捡起放在赛道上的哈达,用时最短、捡拾哈达数量最多的骑手获胜。

20条哈达,犹如战场上的道道关隘,考验着骑手们。

一年一度的当吉仁赛马节,不仅是一场盛大的赛事,也是一场意义非凡的传统民族活动。在这里,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向英勇无畏的先民们致以敬意,也传达着雪域高原的笑语欢歌。

呵护生态 和谐发展

当雄是拉萨市管辖的唯一的纯牧业县,但是高海拔和季节更替,依然限制着牧草的生长。每年入秋之后,牦牛必须迁徙,牧场中的牦牛则只能依靠干牧草为生。

现在,阿旺多布杰供职的牧场里,已经可以令牦牛全年吃上新鲜的牧草。

保证80%的湿度、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在不间断的红蓝灯的照射下,牧草种子会以高原户外没有的速度飞快生长。

这样培育出的牧草,被阿旺多布杰称为净土牧草。

这项技术不仅能够节省收购和种植牧草的成本,还能令牦牛得到新鲜的饲料。

目前,当雄全县16个家庭牧场牦牛存栏4407头,预计年底出栏900头;试点建设的净土牧场里,牦牛存栏8750头,预计年底出栏2000头。这些牦牛将为当雄带回3000多万元的收益。

传说中,姆蓝雪山是“白拉姆护法女神”的化身。在它的脚下,盛产着一种神奇的物产——冬虫夏草。

当雄的原住民有采集虫草的古老传统。为了保护生态,政府给一些牧民颁发了虫草采集证。

高原上氧气稀薄,草原植被生长缓慢,自我修复能力大幅降低。为了防止采挖虫草破坏植被,回填,是必须完成的步骤。只有这样,神奇的虫草和其他植物才会继续生长。这是千百年来藏民的传统。

黄蘑菇营养美味

每年七八月,天气变暖,藏北的草甸里将会生长出一种野味。

这是一种主要生长在高原地区的野生菌类,因为其为黄色而得名——黄蘑菇。

高海拔的气候,令黄蘑菇富含糖分与蛋白质。这两种物质使它的味道极为鲜美,成为了藏北草原不可多得的美味,古时黄蘑菇为进贡皇家的贡品,因此又被叫做“皇菇”。

雨后的草甸里,黄蘑菇正在破土而出。尚未打开的菌盖,代表着最为鲜嫩的口感。

烤蘑菇,将少许白砂糖撒入逐渐升温的菌盖中,蘑菇中的泥土气息,被蔗糖的甜味驱散。

随后而来的酥油,为这场烤制提供油脂,也将香气封住。

持续升高的温度,促使酥油中的蛋白质与蘑菇中的氨基酸、矿物质等激烈碰撞,迸发出诱人的香气。

最后撒上的一层糌粑,为烤蘑菇赋予藏区专属的饮食印记。

地热温泉 蒸腾千年

羊八井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热储温度最高的地热田,有着全国最大的温泉集群。

唐代《法苑珠林·王玄策行传》记载:“吐蕃国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遂高五六尺,甚热,煮肉即熟,气上冲天,像似气雾。”其所描述的就是地热水井喷发的景象。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中,西藏自治区中犹如一片“火红色”的区域,其热储温度可达到200℃以上,是地球内热活动在陆地表面的主要显示带之一,更是国际上著名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雄羊八井镇就位于这一片火红色的区域之中。

多吉,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正是他主持了羊八井地热田高温深井的设计勘探,将这里推上了地热发展之路。

1974年,国家把羊八井地热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75年,我国第一口湿蒸汽井在羊八井诞生。

1977年,我国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组在这里成功发电。

这里不仅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还拥有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

除了地热发电,人们正在探索地热资源利用的更多可能。

从2017年开始,政府投入了35亿元资金,开发当地的地热资源。这项举措不仅发展了扶贫项目,带动了来自多地的625户贫困牧民脱贫,还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本地居民增收。

牧民们在依循藏区传统的同时,不断尝试着新的生活方式,描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座位于雪域高原中的温暖小镇,正在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以涌动不息之力,为人们氤氲出世间仙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