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莉指导绣娘制作绣品。苏晓莉提供
互助扶贫产业园青绣展厅里的盘绣作品。本报记者 罗珺 石成砚 摄
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一角。本报记者 陈俊 摄
青海作为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青绣”已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收致富奔小康,以乡村振兴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技艺之一,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省各族群众不懈努力下,青海刺绣在保护、弘扬、传承与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影响面的持续覆盖,“青绣”已成为青海一张亮丽的文化新名片。
开掘“青绣”产业之河
5月31日,由中国国际商会、WBA中方理事会、德勤中国联合举办的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新一届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来自阿里公益重点帮扶地区、海东市平安区的青绣绣娘——苏晓莉荣获大赛“木兰奖”,成为获得该奖的三个中国代表之一。
苏晓莉小时候家里贫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也一直在寻找改变生活的机会。1999年,苏晓莉做起了服装生意,逐渐有了规模。
2012年的一天,苏晓莉到西宁办事,看见游客围着小店购买藏族手工艺品,心中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土族盘绣花样独特,工艺精湛,但当地妇女绣花多是用来打发时间,绣品也多是自己和家人使用,从来不知道拿去卖掉换钱,为啥要守着好手艺“吃穷饭”呢?
于是,苏晓莉到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对盘绣的状况进行调研。3个月的时间里,她走访了100多个村子的几千家农户,找到了几位会盘绣的妇女,带着她们一起做盘绣赚钱。
2015年,苏晓莉成立了刺绣公司,确定了公司发展思路:以独特的土族盘绣为切入点,研发新产品,在刺绣中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用民族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从创立公司、成立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到创办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苏晓莉不断整合资源,将一家小公司发展壮大。投身青绣行业近10个年头里,她一直深耕青绣产业,企业年产值达到1.25亿元,辐射带动10余万村民就业增收。随着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落地平安,成为进一步推广青字号品牌、助推青绣产业发展的旗舰企业。
苏晓莉总说:“以前咱有一碗水,只能自己喝;后来有了一桶水,也只能一家人喝;现在我开掘了一条河,可以让更多的人能长久地喝。”
过去2年间,在苏晓莉与当地阿里乡村特派员的帮助下,近1500名乡村妇女通过刺绣,开启幸福新生活。
打好“青绣”产业之牌
“青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是青海各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近年来,在省委“一优两高”战略指引下,特色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以土族盘绣、河湟刺绣、藏绣、十字绣、回绣等为代表的多种青绣产品厚积薄发,发展喜人。
其中互助县土族盘绣以“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应用、古朴生动的图案展现,久负盛名。化隆县“双面绣”绣出的图案正反面都是一模一样,独具特色且精湛绝美,深受好评。还有藏绣、回绣、河湟刺绣等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工艺精巧、美观实用,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约有30万人从事刺绣,是全省参与人数最多、应用最广泛、影响最长久、与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近几年可以看出,无论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盘绣,还是堪与彩绘唐卡媲美的藏绣艺术,抑或是能与苏绣、湘绣比肩的河湟刺绣,还是具有较高实用和收藏价值的三川土绣,以及被称为“高原民间艺术奇葩”的丹噶尔皮绣,都在我省各民族妇女们口口相授中传承至今。
一个个“绣娘”通过精湛的刺绣技艺,用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展现着“青绣”艺人时代风采的同时,她们还走出国门,远赴新西兰、意大利米兰、韩国首尔、西班牙、坦桑尼亚、泰国等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参加了非遗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随着“青绣”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金盘绣”“威远土族盘绣”“素隆姑刺绣”等一大批国家驰名商标、以及土族盘绣地理标志产品应运而生。
然而,如何让青绣产业跟上时代发展是推广“青绣”的关键所在,与传统的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毋庸置疑有着巨大的优势,为更好适应当今电子商务,苏晓莉积极对接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高职院校和苏州美工院深化产学研合作,并与阿里巴巴设计、营销团队等密切合作,有效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青绣”产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在“互联网+特色产业”模式下,焕发出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释放出更多红利。同时,行业协会对接电商重点工作,加快“青绣”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帮助会员企业开拓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让更多偏远地区企业、工坊从中受益,加快更多绣娘致富奔小康步伐。
厚植“青绣”产业之基
让青绣产业成为全省农村牧区群众脱贫增收的持久产业、阳光产业和幸福产业,是苏晓莉心中的美丽梦想。
2021年4月,苏晓莉积极整合全省青绣资源,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推进全省青绣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青绣产业资源配置,苏晓莉设立了产品研发、技能培训、展销数据分析等多个模块,形成以孵化园为核心,政府引导、市场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工匠推动的青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总部运营以来,累计带动青绣工坊40家,入驻青绣企业140家、青绣传承人301人,年产值达到1.25亿元,辐射带动10余万村民和“绣娘”就业增收。
这也代表了苏晓莉正式踏上了以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谈到未来的规划,苏晓莉的想法很多。她计划筹建产业园,扩大青绣行业创新与开放,打造“三江之源”特色“文化名片”,进而提升大美青海“青绣”艺术在国内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形成南有苏绣、北有青绣的比翼齐飞格局。
“青绣”,这个与我省“拉面经济”相得益彰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正飞速走出青海走向世界,成为青海非遗文化名片、最具活力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经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现象级新产业。
采访感言
针尖上的文化力量
这是属于青海的高光时刻。
5月31日,由中国国际商会、WBA中方理事会、德勤中国联合举办的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新一届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苏晓莉荣获大赛“木兰奖”,成为获得该奖的三个中国代表之中乡村振兴领域的唯一一人。
苏晓莉是青海高原青绣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她通过电商渠道,打开市场,扩大青绣影响力,在全省帮助1.5万名乡村妇女参与刺绣行业,走上幸福之路。
青海是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无声记录着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用手工刺绣谱写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守望相助的历史。
海东是青绣“主产地”和“集聚地”,目前青绣已从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绿色手工产业转变为海东乃至青海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
青绣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艺精湛,系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的总称,有17个类别29种绣法,是青海各民族长期以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图腾和符号,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密码,具有“指尖非遗”之称。
“金针儿穿了个银线了/银线把牡丹绣了/手儿俩绣来着心儿里算/锦绣俩把幸福盼了/共产党领导着刺绣哈绣/好政策提给的兴头……”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伊人绣坊内,群绣娘边开心工作边用歌声表达感党恩的共同心声。
伊人绣坊负责人、省级河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俞兰,自小喜欢刺绣、文学和音乐。为更好传承、保护和弘扬青绣非遗传承,她曾到江苏、江西和湖南学习刺绣,曾师从江西省新余市夏布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小红和河湟刺绣老艺人许长梅。出师后成立平安伊人绣品有限责任公司,带领周边地区广大妇女和残疾人,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约有30万人从事刺绣,是我省参与人数最多、应用最广泛、影响最长久、与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的一种民间艺术。近年来,一万多名绣娘走出高原,到长三角地区学习借鉴刺绣技艺,让青绣产业焕发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蓬勃产业。
无论是大江东去的豪迈、长河落日的壮阔、海纳百川的胸襟,还是彩笺尺素的缠绵、杨柳依依的悱恻,瑰丽奇绝的非遗青绣,和这些文化现象一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陈 俊 罗 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