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作者: 时间:2022-07-27 13:10:13 浏览量:

作者:肖如

青海湖北,美丽的金银滩一片广袤,“西部歌王”王洛宾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诞生在这里。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可是,从1958年起,它在地图上整整“消失”了30多年。

从此,这里也成为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之一。

代号221拔地而起

新中国成立后,屡屡受到核威胁、核讹诈,严峻的国际形势下,研制核武器迫在眉睫。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毛主席做出了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8年1月,三机部党组决定设立第九局,主管核武器研制、生产和基本建设,李觉任局长,吴际霖、郭英会任副局长。同年2月,三机部改为二机部,九局也改为二机部九局。成立之初九局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342工程和221工程的选址,同时寻找一个让专家和技术干部工作以及接收苏联技术资料和模型的场所。7月,二机部批准九局先在北京海淀区花园路开工建设一个过渡性机构(也就是北京第九研究所),待221基地建成后,再由北京搬迁到青海。

此时的九局和九所,实际上就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李觉既是九局的局长,也是九所的所长。1958年10月,北京第九研究所公章正式启用,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研制机构在首都的正式诞生,主要任务是调集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准备接收苏联提供的原子弹教学模型和相关图纸资料。朱光亚、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和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陆续调入九所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

1959年到1962年,九所充实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建立了爆轰试验场(17号工地),科研实验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也调整和改进了科研机构的组织形式。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长城脚下的17号工地试验场

为了寻找合适的研制基地,李觉和苏联专家一起跑遍了中国的大西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选址工作。1958年3月,青海省第一书记高峰建议,青海金银滩四面环山,人烟稀少,水源丰富,是个好地方,建议把核研制基地放在那里。经过认真地勘测和分析,金银滩得到了苏联专家的认可。

1958年底,经中央批准,代号为221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在青海金银滩秘密建设。“221”这个代号也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最高机密的文件中。

而为了配合国家的决策,青海省委根据需要,要将金银滩草原的1279户牧民搬迁。6000多人赶着15万多只牛羊,只用了10天时间,就搬离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草原,搬到了周边的县域,却没有提出任何条件。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牧民搬迁

一切妥当后,李觉带领20多位先行军,以3顶帐篷起家,原子弹研制基地艰苦创业的历程从此开启,此后来自全国的数万建设大军,也陆续开进草原。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火热的人们火热的心情

1963年秋,221基地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之后,九局决定九所的研究工作和人员有计划、分阶段地向基地转移。

第二年,经过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终于在草原上拔地而起。基地占地1170平方公里,建有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并包含38.9公里的铁路专线及75公里的沥青混凝土公路专线。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221基地全景

从此,这片生机盎然、蓄势勃发的高原热土与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繁荣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惧困难 创业攻关

随着基地车间相继交付使用,基地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基地的主人,默默地做着一切该做的事情。

由于条件有限,除了科技专家住在新建房子里,领导和其他职工都住在车间外搭建的棉制帐篷里。每顶帐篷住着四五个人,两条长凳支着一块门板就是床,没有桌椅,每人仅有一个自制的小马扎。技术人员只能坐着马扎,伏在床上放置的图板上,拉着计算尺设计工艺装备。

二厂区209工号主要负责高能炸药生产和总体装配工作。在加工工号刚开始建设,熔药炉没有到货的情况下,为了抢时间,因陋就简在搭建的帐篷里,利用一台普通锅炉,从部队借来几只熔药桶,动手浇铸炸药件。

科研人员用马粪纸作炸药模具,焊接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里层通上蒸汽,里面熔化炸药,为保证炸药部件密度均匀,只能用木棍不停地搅拌。

炸药熔化后形成的蒸气和雾腾腾的粉尘充满整个帐篷,气味刺鼻,毒性也大。可越是苦累大家越是争着干,冒着生命的危险,忘我地试制炸药部件,虽然是土办法,却行之有效。

为进一步完善爆轰试验,决定上爆速高、密度大的混合炸药。为解决炸药件的缩孔和裂纹质量问题,从兵器部724厂求援了两套小球模具,解决炸药浇铸的急需。同时小球模具的试制落到刚刚开工生产的512车间,上级要求车间二十天内完成。可小球模具的尺寸、装配几何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高,这样的产品大家都没接触过。

大家在探索中前进,一起去突破技术难关,通过改进装配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终于提前一天圆满生产出小球模产品,满足了爆轰试验的需要。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221基地爆轰试验场旧址

第二生产部20车间,用快装法生产出第一个炸药部件,打响了草原爆轰试验的第一炮,加快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进程。在爆轰试验中,经过大家认真讨论、论证,最后采用陈能宽的坐标一号聚焦元件方案进行实验。王淦昌先后提出“综合颗粒法”等方法,在爆轰驱动和特态方程的爆轰试验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当时没有先进的设备,科研工作者就靠算盘、手摇计算机进行极为复杂的计算。为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演算一个数据需要很长时间,科研工作者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通过努力,突破了测试技术难关,基本掌握了内爆的规律和实验技术。建设中的原子城,大家和睦相处,沉浸在探索、开创的事业中。没有人计较生活的单调,条件的艰苦。唯独关心的是科研中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尽快试制出合格产品,在爆轰试验中取得成功。

经过几千次小型试验和8次大型试验,1964年6月6日,在基地爆轰试验场进行了一比一全弹爆轰模拟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1964年8月20日,首次核试验用的原子弹装置在基地全部加工、装配、验收完毕,通过“零次”列车启运到罗布泊试验基地。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221基地·上星站(第一颗原子弹从此由专列转运核试验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广大科技工作者遵照党中央指示,迅速转向氢弹的探索研制。近10万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氢弹原理研究。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据资料记载,我国前16次核爆炸的成品,都是在221基地加工装配和启运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短10余年时间将“两弹”从构想变成现实,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两弹”伟业。

以身报国 无怨无悔

研制原子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那朝气蓬勃的年代,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信念,先后有1.8万名技术人员、工人和专家隐姓埋名来到金银滩,其中也包括一大批留学海外的优秀科学家,他们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王淦昌

科学家王淦昌组织科研人员从4万张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玛负超子的事例,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受到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正在这时,领导要求他改变研究方向,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从此,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家突然从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了,他改名为“王京”,隐姓埋名投身祖国的核事业,直至1978年才公开自己的身份。

有一年除夕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话一说完,两个人抱头痛哭。王淦昌来青海基地时是54岁,调回北京时已是年逾70岁的老人。

领衔铀分离工作的女科学家王承书,回国不久就担负起了浓缩铀的任务。从铿锵有力的“我愿意”说出口,王承书的名字就从国际理论物理学界消失了。她再没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即便是内部刊物和工作报告,她也从不署名。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王承书

1964年1月14日,闸门打开,中国人第一次得到了纯度90%以上的浓缩铀——235。在她笔记的扉页里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字条,上面写道:“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起,她隐姓埋名30多年一直到去世。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郭永怀

1968年12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从试验基地返京的途中遭遇空难,最后的危急时刻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保护了夹在胸前装有绝密数据资料的公文包,遇难时59岁。他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于敏

我国的土专家于敏为了研制“两弹一星”,隐姓埋名几十年,连家人都不了解他具体从事的工作。他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在基地,从专家到工人,每一个人都怀着最真挚的热情投身到中国核事业中,夜以继日、无私奉献。风华正茂时来,两鬓斑白时离开,他们把大好时光奉献给了祖国的西部,甚至一家几代扎根边疆,无怨无悔。

自力更生 过好生活关

金银滩平均海拔3100米,这里霜冻期长,经常风雪交加、冰雹大作,一年里就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很多人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领取了四大件(棉大衣、狗皮帽、棉大头鞋、羊毛毡)。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四大件之一棉大衣

基地建设期又恰逢自然灾害,全国范围的大饥饿迅速蔓延,雪下了一场又一场,饥饿和严寒像猛兽一般袭击草原。221基地干部每月是24斤粮食的定量,还要节约一斤支援灾区,每月二钱油,几乎没有副食品供应,唯一的菜就是茄子干,还发霉生了虫。

在这里海拨高,水烧到80℃就开了,面也发不起来。青稞馒头就是黏糊糊的一坨面,吃起来半生不熟的。白天,饥饿难耐的时候有的人拿酱油冲一杯汤,“加餐后”立刻又埋头做科研工作。晚上,每当饥肠辘辘时,大家就躺在床上聊天,分散饥饿感,享受精神上的会餐。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施工现场快乐就餐

住的更差,最开始是地窝子,再后来是帐篷。除了夏天,外面不是大雪纷飞就是飞沙走石。一旦刮起风沙来,帐篷也挡不住。尽管帐篷里有火墙,但仍然寒冷刺骨。后来基地建成了几栋单身职工宿舍楼,李觉、赵敬璞、吴际霖等领导自己仍住在帐篷里,却把楼房让给工程技术人员住。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金银滩草原

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基地90%以上的职工得了浮肿病。此时解决好基地几万人“吃”的问题,就关系到队伍能否坚持下去,能不能早日造出原子弹的大局。

基地党委及时提出“大抓职工生活,保证职工健康”、“过好生活关,坚持下来就是胜利”的口号,同时组建了农、林、牧、渔专业队,垦荒种地、购置帆船到青海湖捕鱼,到周边打猎,想尽各种办法补充生活资源,保障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大家积极开垦荒地几千亩,种上土豆、蚕豆、油菜和青稞。有职工种的土豆丰收了,整整收了两面袋。晚上邀请同事们一同吃土豆。土豆煮了半白铁桶,几个人围坐在火炉旁,土豆剥了皮蘸着盐巴吃,这竟然是来基地吃到的第一顿饱餐。

当缺粮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正在生病住院的聂荣臻元帅那里时,聂帅忧心重重。他亲自向各大军区“募捐”。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郑维山到医院看望他,聂荣臻又专门讲了“募捐”的事,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知道你们的家底,你们有生产,有东西,你一定要拿出一些来。你可不能小气呀!”郑维山当即非常干脆地表示:“东西我一定搞一些,还可以打一些黄羊。”

没过多久,几大军区响应聂帅的号召,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调拨给国防科研战线一批大豆、罐头、酱菜等物资,支援基地度过暂时困难。

当一列列装运物资的火车抵达221火车编组站时,职工们抢着参加装卸,从车皮到粮库,有的装袋,有的捆扎,有的二人担,有的一人扛,来来往往的人流形成了两条长龙,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从此,每个职工每月可供应黄豆3斤等物资。后来青海省政府又拨来了二万多头牛羊,组建了牧场,每逢年节日可以供应职工一些牛羊肉。

正是有了这些来之不易的食品,才慢慢缓解了基地初建时期食物短缺的状况,度过了最困难时期,保证了科技人员都能吃得饱,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发布时,厂里的一个工作人员十分惊讶,说“我们国家还能制造这么厉害的武器?在哪生产的啊?”

这不是笑话,只因当时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

因保密需要,代号为221的核基地,对外称青海矿区,也曾用“青海省机械厂筹备处”、“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等名称作为掩护。其所在的地点“金银滩”在1958-1987年间被完全从地图上抹去。“221厂”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外书信联络一律使用“xx第xxx号信箱”的虚拟地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一问三不知”,这对新中国的核武从业者来说,是“入门级基本操作”了。

在原子弹武器的研发时期,我国很多关键项目的科研人员直接“人间消失”。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去干什么。家人、同事全都不知道任何消息,只能通过信件知道他还活着。当时我国有关部门给所有的核心参与者,都编制了一套假身份并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保密非常严格,即使同住在一个宿舍里,互相也不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曾在“原子城”基地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干部说,在当时基地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穿一样衫,吃一样饭,知道你姓啥,却不知道你干啥!”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的221还有很多,海晏县有一名年轻人参军来到了221基地工作,他随战友先是乘火车走了一天一夜,后又转坐汽车,然后又步行,走了几天几夜最终才到达目的地。当他从基地退役后,这名老兵惊奇地发现,原来他工作的地点离他家只几公里远。当年入伍时与战友乘火车、转汽车绕来绕去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均是出于保密考虑。

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展览馆里,曾陈列着一张“十四组保密守则”。“十四组”即为221基地某分厂的第十四组车间。虽然保密守则签订的时间已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但这份守则却依然“严厉”。“守则”共有七条规定,其中有“严守秘密,做到万无一失。”“不准泄露车间的工作性质、生产能力、生产数量、生产进度。”“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他人的生产工作场所……”

由于时刻将保密放在心上,不少人甚至在核武器项目解密之后也习惯性不说。而在那样“密不透风”的环境里,几乎没人能够在这里留下一张私人照片。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珍贵的留影

当然除了四位上海姑娘。她们的合影也成了基地唯一的一张私人合影。而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则默默用青春谱写了221基地那段不平凡的光辉岁月,然后悄悄老去。

辉煌永驻原子城

1987年6月,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撤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则,在全国各地安置了全部职工。同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级验收完全符合有关规定,移交海北藏族自治州接收。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221基地移交时,所有的学校、医院、广播站等都完好无损,可以随时使用。接着,金银滩草原的牧民又陆续回到了草原,这里再次成为藏族牧民的牧场。

经过海北政府的改造建设,当年的原子城如今已发展成为青海湖北岸金银滩地区的草原新城——西海镇。1993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把州府从门源县浩门镇搬迁到了西海镇。

1995年5月15日,我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这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退役的核工业研制基地。2001年,国务院确定原子城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原子城”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正式对外开放。曾经神秘的原子城,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以焕然一新的身份向人们讲述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金银滩:新中国最神秘的“国土消失”记

如今矗立在金银滩上的纪念碑

而由张爱萍将军亲笔书写的原子城纪念碑依然矗立,它承载着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传承着一代人为国奉献的革命遗志,更见证着中国历史辉煌的伟大一刻。

一切曾发生过的历史,都在当代继续发出声音。

如今走在西海镇安静的大街上,不时会邂逅当年221厂的痕迹。随处可见的雕塑、纪念碑,以及当年221厂时期的图书馆、电影院,会将你拉回到那个血与火激情燃烧的岁月。

向所有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建立历史功勋的前辈们致敬,也正是因为他们在艰苦岁月中的默默奉献,才共同成就了中国的“两弹一星”,成就了中国今天强国大国的地位。

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

(注:读者们也许容易把金银滩和马兰基地搞混了。马兰基地位于新疆罗布泊腹地,是我们熟知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基地。因为那里盛开马兰花,故被称为“马兰基地”。而原子弹的研制和生产基地则位于青海省海晏境内的金银滩,当时因为保密需要称为“221厂”。)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