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作者: 时间:2022-10-28 11:39:07 浏览量:

本人强迫症,6:13 推送;本文为原创,

(微专题和微考点除外)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678地理工作室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柴达木的贝壳梁

牛书平

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的努尔河附近,有一道长约2公里左右,宽约70米的小丘陵,当地人称贝壳梁。揭开贝壳梁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面竟是厚达20多米的瓣鳃类和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贝壳最大的如铜钱般大小,而多数只有指甲盖大,纹理较浅,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层层叠叠,千姿百态。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从事过多年地质研究工作的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王秉贤这样描绘了贝壳梁的形成过程:柴达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由海变成了湖,在无数次旱风与干燥的交替演变中,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泱泱大湖渐渐干涸露底,旱风挟着飞沙威胁水族。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北面一带是盆地最低洼处,贝类们成群结队地涌来,在古河道上越积越多。不知何时,河水改道,旱象加剧。风沙狂戾之下,贝壳们全部灭绝,只留下贝壳的堤墙,挡不住水退,挡不住死亡,只有从贝壳缝隙间涌出的泉水,汇成一弯细流诉说着远去的历史。

试题引入 :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牛眼看题:柴达木的贝壳梁

(1)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试题解析:

(1)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纬度、季节、海拔高度、下垫面(地形、比热容大小)、天气状况等。气温日较差的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可以从天气状况、地形、植被等方面回答。

(2)我们先了解一下“南八仙”名字的由来。五十年代,8位女地质队员在这里勘探石油时迷失在雅丹地貌里了,迷宫般的地貌,使她们始终找不到出去的路,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8位女地质队员,就将这里魔鬼城起名叫“南八仙”。 所以这道题是在问这里的雅丹地貌形成原因呢。

千万年来,风在这里肆虐着,随心所欲地将大地雕刻成它的艺术品。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就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

(3)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

答案:

(1)气候干旱,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导致白天气温升高迅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

(2)该区域干涸的湖底表土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干缩裂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由于表土的坚硬程度差异,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土墩和沟槽,经过风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3)柴达木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由海变成了湖,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湖中贝类为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附近是当时湖盆低洼处,贝类成群结队地涌来,在此越积越多,随着干旱加剧(或河水改道),贝壳类全部死亡,形成贝壳的堤墙。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