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特点每天学一味中药,鹿茸!

每天学一味中药,鹿茸!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3-03 09:39:21 来源:西北特产网

每天学一味中药,鹿茸!

1

来源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2

别名

鹿茸、鹿茸片、血鹿茸、黄毛茸、青毛茸、九女春

3

产地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四川等省亦产,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 品质较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品质较次。

4

采收加工

梅花鹿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马鹿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现药用鹿茸主要从人工饲养中获取。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锯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砍茸一般用于老鹿、病鹿、伤残鹿。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煎烫、阴干等加工。

5

性状鉴别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饮片花鹿茸花鹿茸尖部切片习称“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无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中上部的切片习称“蛋黄片”,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下部习称“老角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粉白色或浅白色,中间有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脆。

马鹿茸:“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较厚,无骨质,周边灰黑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老角片”、“粉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有细蜂窝状小孔,外皮较厚,周边灰黑色,无骨质或略具骨质。质坚脆。气微腥,味微咸。

6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7

性能特点

本品甘咸性温,入肝、肾经,药力峻猛,为血肉有情之品。既峻补元阳、大补精血,又强筋健骨、调理冲任,还能通过温补而托疮毒。

8

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调冲任,托疮毒。

9

主治病证

1、肾阳不足之阳痰滑精,宫冷不孕。

2、精血虚亏之筋骨无力、神疲羸瘦、眩晕耳鸣,小儿骨软行迟、囟门不合。

3、妇女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过多。

4、阴疽内陷,疮疡久溃不敛。

10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服,1-2g, 或入丸散。

11

使用注意

本品温热峻烈,故阴虚阳亢、实热、痰火内盛、血热出血及外感热病者忌服。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伤阴动血。

12

药理

本品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延缓衰老等作用。

13

鹿茸的故事

从前,有三兄弟,父母死了以后,他们就分了家。老大为人尖刻毒辣;老二为人吝啬狡诈;老三为人忠厚老实、勇敢勤劳,受到人们的称赞。

有一天,兄弟三人相约一起去森林里打猎。老三勇敢地走在前面,老二胆小走在中间,老大怕死跟在后边。

走着走着,树林里发出了异常的响声。老大、老二都吓得躲在大树后面,蹲下来不敢动弹,只有老三无畏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哦!原来是一只长着嫩角的鹿。老三不慌不忙,端起了猎枪,扣动扳机,“砰”一声,马鹿被击中头部,倒在草丛里一动不动了。把鹿打死了,怎么分呢?“我看就这样分吧!大哥是一家之首,就应该分头;弟弟是一家之尾,应该分脚和尾巴。”狡猾的老二说,“我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头不尾,应该分身子。”尖刻的老大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打猎还分什么我大你小!最合理的办法是,谁打着哪里就分哪里,打着什么分什么。”精明的老二也极力表示赞同。

忠厚的老三争不过他们只好提着一个没有肉的鹿头回家了。按照寨规,不管谁打的野味,都要分一部分给大家尝尝。老三难办极了,鹿头上一点肉也没有,怎么分给大家呢?他想出一个办法,去借了一口大锅来,满满两挑水倒进去。然后就把鹿头放到锅里煮,由于肉太少,鹿角也不像过去那样砍下来扔掉了,都放进去,熬成了一锅骨头汤,把汤给寨子里的每个乡亲都端去一碗。

怪事出来了,吃了很多鹿肉的老大老二没有把身子补好,而喝了鹿头汤的人,却个个觉得全身发热,手脚有了使不完的劲,人也强壮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有经验的老人想,以前吃鹿肉从没吃过鹿角在一起做的,所以就没起到什么作用,这次老三把一对嫩角都放进去煮了,所以效果截然不同。以后,人们反复试了几次,证明嫩鹿角确实有滋补身子的功效。由于嫩鹿角上长有很多茸毛,大家就把这种大补药叫做鹿茸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