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粉汤吃上稳当
今天的筏子比明天的肉香
吃肉不吃蒜,味道减一半
站看酿皮摊,涎水流不干
甜醅甜,老汉娃娃涎水咽
没想到吧!
你常吃的青海小吃美食
还有这么多讲究
在今天,它们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美食,更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已成为久远的回味...
变个花样的油炸糕能治病!提起油炸糕,很多老西宁人都记忆犹新,从前,油炸糕做得最好的要数“韩疙瘩”了。
老人回忆,油炸糕的经营者姓韩,家住东关,他脖子后有个大疙瘩,经常用蓝布巾包起来,他经营的油炸糕也因此而得名。老人说解放前曾在省图书馆门口摆摊,他的油炸糕颜色深黄、酥脆香甜。在薄利多销的同时,也注重质量,他做的油炸糕不仅大而且好吃,加上服务态度又好,在西宁曾红极一时。
老人记得一个细节,那时拉了几天肚子的他特别想吃油炸糕,就带上几瓣大蒜备用,“韩疙瘩”见后,径直走进厨房,把大蒜和红糖放在一起炸出“糖蒜糕”,让老人趁热吃,并说专治拉肚子,老人吃完后果然见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疙瘩”的店面顾客盈门。据说1948年韩疙瘩花了六十块大洋去医院将大疙瘩切除,以后生意也日渐冷淡。
站看酿皮摊, 口水流不干
“酿皮儿”连起来读,显得格外带劲,透着西北人的粗犷。
据西宁市档案馆《史志话说》记载,解放前酿皮儿都是由一些个体摊贩经营,因为其经济实惠、味美质高的特点,很得群众的称赞。三十年代西宁有家姓杜的人家经营的酿皮儿,满城群众都称为“尕鱼儿酿皮儿”(杜某小名尕玉子)。
杜姓酿皮儿有凉有热,有的加炒大米和凉粉块,面筋多调料足。与众不同的还有芝麻酱液,口味以辛辣为主,加之酿皮儿做工精细,手艺高超,吃起来质地柔软,弹性很强,韧而不僵,浇上多味的调料,滋味悠长。解放后西宁比较有名的是“马伯酿皮儿”,据说天刚亮就有人来排队,一直到傍晚六七点,客人从没间断过。老人们曾戏说围观酿皮儿摊儿的儿童说:“站看酿皮摊,口水流不干!”在西宁随处可见出售酿皮儿的小摊,一张方桌,三四条板凳。女摊主手持菜刀,啪啪几刀,就将厚厚的酿皮儿切成细条,然后抓到碗里,放上盐、醋、味精、芥末、辣子,再加上白玉般的面筋,油乎乎的、红辣辣的端到客人面前,虽然被辣得面红耳赤,可偏偏还是舍不得放下,一口气吃完,抹抹嘴,那个爽就别提了。
酿皮儿虽是小吃,可作为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更能做下酒冷盘。在西宁,酿皮儿还作为一道菜上席宴客呢。
有醒酒作用的“魏麻食”
麻食,也有叫“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一道传统小吃。明代美食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一书中说:“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
20世纪30年代西宁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在大新街北口的中山市场内,有一家独具特色的麻食店,店主叫魏新元,他的麻食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那肉汤,味道鲜美绝伦,端起一碗麻食,尝一口汤,再细品里面的牛肉丁,余香绕梁三日不绝,虽说有点夸张,可见味道之鲜美。每日清早有许多顾客喜吃加重酸辣调味的麻食,据说可以醒酒,吃后头脑清爽。魏新元经营麻食三十余年,他的麻食味美价廉、经济实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车祸亡故。
有一段传奇经历的锅榻
锅榻是青海的一种主要面食,虽然只是一种不起眼的小食品,但它还有一段传奇经历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外出私访,这一天来到青海老鸦峡里的某个小村子。这一带人烟稀少,可怜的皇帝已经跋涉了两天,竟没能找到一点水米进肚,饿得头晕眼花,两腿发抖,总算坚持着走进了一个农户家里。青海人民十分好客,见有远方的客人光临,这家的老奶奶就特地精制了一锅锅榻款待他。皇帝吃饱了,仔细回味,感觉真是人间第一美味,锅榻给他留下了十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皇帝回到宫中,还是不能忘怀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锅榻,下令宫中御厨马上去做,厨师端着热气腾腾的锅榻让皇帝品尝,根本不是他当初吃过的味道,一怒之下,杀死了三四个无辜的厨师,于是御厨房派人星夜奔赴青海学艺,并启奏皇上:进食美味必须空腹,请皇上一两天之内不要吃其他食物。皇帝为了一饱口福,就点头应允了。这一次,锅榻端上来后,皇帝进食得特别香甜,又品味到了青海浓烈的地方风味,一边吃还一边夸赞:“锅榻确实好吃。”从此,锅榻在青海地区就日渐风行起来,品种不断增加,花样不断翻新,口味也越来越好,并终于成为青海人民的日常主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甜醅甜, 老人娃娃口水咽
甜醅是青海特色小吃之一。在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
用青稞制作的甜醅口味更为独特,因此也更受人们欢迎。群众中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宁南大街有一家甜醅店曾名满全城。主人家姓韩是个聋哑人,他家几辈子卖甜醅,他的甜醅选料精细,青稞粒粒饱满,酒曲配料适中,温度掌握准确。出窑的甜醅醇香扑鼻,入口绵软清爽、香甜溢口,算得上风味浓郁。甜醅,既可调节饮食,又可招待宾客,有句民谚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舌尖上的青海老八盘
青海老八盘分为“肉八盘”和“海八盘”,“肉八盘”又分为汉族“肉八盘”和清真“肉八盘”。这两种分类除在原料的取材上有区别外,在制作工艺以及上菜顺序上都大同小异。“海八盘”在制作工艺上要更为讲究些,因为在菜肴的制作原料上要珍贵许多,不是一般寻常百姓家可以消费起的。“海八盘”的原料主要由海参、鱿鱼、鱼翅、鲍鱼等构成。
青海老八盘历史悠久,其诞生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但据有关业内人士介绍,大概是在明清时期至民国初期随着山、陕商人陆续到青海做生意而逐渐发展来的。一位青海老人为我们讲述了有关八大盘中“发菜卷”的故事。明清时期,大批外地客商涌入青海,青海本地的同行们便拿出产于贵德、互助等地的发菜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发菜的口感并非绝品,但是因为与“发财”谐音,暗合了外地客商的心里诉求,所以格外受到欢迎。这样一来,八大盘中的招牌菜——发菜卷就形成了。八盘意即八道菜,其实这八道菜并不确指,更多的时候,青海老八盘只是青海人的一种待客形式,是河湟地区宴席菜肴的统称。在青海民间“老八盘”就是“吃筵席”的代名词。
让人垂涎欲滴的“冶凉面”
老年间,家住东关的“冶凉面”,因其右手残缺一个指头(传说少年时为避军阀拔兵自残所致),人们又称没指头的凉面,三十年代在中山市场设摊卖羊肠凉面最有名气。他的凉面加工手续繁杂而精细,完全不同于现在市场上用机器面条做的凉面。
面条捞出后,拌上熟清油,其色鲜黄透亮,油碌碌让人垂涎欲滴,再加入少许的萝卜丁臊子、菠菜及其他调料,口味别样,进来吃饭的顾客很少有只吃一碗就罢休的。可惜的是,四十年代“冶凉面”就去世了,后来东关马玉清经营的羊肠凉面也味极一时。
只做半天生意的“王酥饼”
老西宁的卫门口,在现在文化街西口,有一位兰州人,叫王建三,他做的酥饼,香甜脆软,火候适度。慕名而来买酥饼的人常常人满为患,有人把买到的酥饼拿到手上一抖,就像宽韭叶面条,可以用筷子夹着吃。老人记得,他们一天只做半天生意,想吃的人去晚了根本买不到。
缺调料就不出摊的“尹凉粉”
“尹凉粉”的制作者名叫尹得寿,是互助县沙塘川尹家湾人。父亲尹光祖为清朝营伍士兵,后来营伍解散,他做起了小本生意。经孤寡老人宋奶奶的传授,开始经营凉粉生意,人称老尹。他所做的凉粉色淡黄,水与粉的比例得当,加上有上乘调料,鲜嫩而富有韧性,打成细线条也不会断,其鸡蛋臊子更具特色。
据说尹光祖制作凉粉的手艺,只传给儿子不传姑娘。其子尹得寿保持了父亲做凉粉的特色,每日出摊三个小时就卖完了。他为人忠厚,经营诚实,服务态度好,远近来吃凉粉的人络绎不绝。据说有一天,“尹凉粉”没出摊,想吃凉粉的人不知何故,就去问,“调和不全呐”老尹回答,原来尹凉粉所用七种调料,缺一种他也不会出摊,否则认为是哄骗买主。正是这种诚信,尹家两代人经营近百年之久,“尹凉粉”成为我市群众受欢迎的名小吃。1979年,尹得寿病故,操作方法失传,“尹凉粉”在市场上绝迹。
名字吓人一跳的 狗浇尿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边给妈妈拉风箱。边吃刚出锅的脆“狗浇尿”,妈妈烙完了,我也吃饱了,个中滋味至今想起来仍是怀念。
“狗浇尿”,乍一看,这个名字还真能吓人一跳,相信许多外地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个名字和食物联系起来。可是在青海,“狗浇尿”这种用清油烙的薄饼,虽说听起来有些不雅,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受欢迎程度,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味小吃。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
关于“狗浇尿”这个名称,传说有一名土族阿姑,是新媳妇过门,按照传统,第二天早餐时要露一手,但她却忘记从娘家带来美食,只好匆匆忙忙进了厨房。面和油准备好,放在面板上,刚准备和面,一只小狗跳上灶台,一脚就把油壶踢翻了,清油在面板上流得到处都是。于是新媳妇急中生智,连忙将面粉倒在面板上将油吸干,然后和成油面,撒上香豆粉,卷成长卷,再做成螺丝状,切成小段,擀成薄薄的饼。在烧热的锅中倒上清油,将饼放入,沿锅边再浇上一圈清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颜色均匀。当热腾腾的饼子端上桌,大家品尝后,无人不称赞。有人问新媳妇是怎么做的,新媳妇不好把狗踢翻油壶的事说出来,就说是狗把尿浇在上面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薄饼叫“狗浇尿”。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故事。其实, “狗浇尿”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和从前烙饼的方式有关,过去青海人家厨房里的灶台都很高,女人烙饼的时候要一遍一遍用装着清油的陶制小油壶往饼上浇油,由于灶台高,女人们身子前倾,一条腿便不由自主跷起来,加之油壶里倒出的清油也是细细的一股,那个样子看上去犹如狗撒尿一般,于是,青海人便将这种好看又好吃的油饼称之为“狗浇尿”了。名字生动而形象,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手攥实很快恢复的矶面蒸馍
赵桐茂,山西人,家族小新街,靠卖蒸馍为生,他的矶面蒸馍,远近闻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用一半发面,一半死面,在不同的季节,按比例掺合,将和好的面用木杠反复摺压,边压边掺干面,用秤称够数量,一个个揉成馒头放到蒸笼里,置于阳光下照晒,待发酵后,上锅就蒸。蒸出的馒头质酥,口味香甜,出笼后用手拿一个攥实了,放到笼里不一会就会恢复到原状。用开水泡着吃,不成糊糊,放几天干了,再用开水一泡即软。
糕点名家马纪良
1918年,马纪良继承父业,继续生产“万盛马”清真糕点,他聘请糕点技师韵汉林作技术指导。采用清朝末年盛名全国的“什锦南糖”糕点的做法,并融入了当地回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各种传统蜜食的技巧,增加了民族色彩。
马纪良生产的清真糕点,馅料有菜油、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红绿丝、冰糖、蜂蜜配制的糖馅;有红枣、赤豆加糖和油,经过先煮后炒而配制的枣泥馅和豆沙馅。品种有:水晶饼、提糖月饼。造型有:柿子、佛手、石榴、梨、桃等果实造型;有白兔、黄鸟、鱼、虫等动物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糖类的还有芙蓉糕、夹纱糕、萨其马、金果麻圆、花琪糕以及回族传统食品中的一刀切、蜂窝糖、蜜汁麻花、芝麻酥等品种。风味各异,质地细腻,营养丰富,花样繁多。以甜、酥、脆为特点。以木盒包装,有半斤装和一斤装的两种包装,保存期可达3个月之久,不易变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颇有名气,行销省内外。
杨胖子饭馆
杨胖子饭馆名叫“同春饭馆”,正式开业于1931年,由张季尧、王福忠、杨子安共同经营25年之久。因杨子安特胖,时人称杨胖子,所以在民间称杨胖子饭馆。
“同春饭馆”,早上供应小米稀饭、饼子夹肉(俗称两张皮的饼子,夹肉后卖两角钱)。午后供应卤肉烧饼、炒面片、大卤面等;客来先端一小碟卤肉、一个烧饼、任选一种面食。味美价廉,尤以卤肉闻名,食客盈门。
后来他们扩大铺面,增加水盆羊肉及各种炒菜。还聘请了内地来西宁的名厨师及打烧饼的手艺人,饭馆名声大噪。据说昔日蒋介石来西宁时,也曾派人向杨胖子饭馆要了一名好厨师,去为蒋做菜。
现有张季尧的孙子张增福在莫家路木桥东头经营“杨胖子卤肉”。
刀把馒头王客娃
民国时期,西宁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馒头的绝活,他把面发好后,又揉进去很多干面 ,一边揉一边加面, 最后 面硬得揉不开就用木杠子压 ,经过反复揉压后 面已经很硬 。用这种硬面蒸出来的馒头非常瓷实 、很有嚼头 。更重要的是 ,这种干面馒头能顶饥耐饿 ,适合下苦力的穷苦人吃。因为王客娃的馒头西宁人很喜欢, 他每天尽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剂子直接摆到笼屉里,人们就给他的馒头起了个专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刘酿皮
西宁古城有一个卖酿皮的小生意人姓刘,他的酿皮做得好, 当时的人们都把他叫“刘酿皮”。刘酿皮家在北大街住, 他每天就在自家门口摆摊 。刘酿皮的酿皮是用精选的上等小麦面粉制成 , 柔韧绵长,滋味醇厚。
最主要的是刘酿皮的调料很有特点, 用料精细 、配制讲究成色。醋用湟源出产的黑醋里面泡着草果 ,辣椒用的是循化的线椒 ,用小石磨磨成辣面 ,不太辣但很香。而且刘酿皮的调料每天都是重新配制的,如果哪一天缺了一味调料 他宁愿不出摊。从远处赶来的食客问他为啥不出摊 ,他说 ,调和不全啊。别人说缺一样不要紧 ,不影响味道。他说,生意绝不凑合。可见其诚信经营的态度。
“福义园”饭店
老西宁城有个叫“福义园”饭店,坐落在大新街,是个四合院,有房屋39间之多。当时也是属于高档酒楼一类,因为它从不接待零星散客,专门承包宴席。一桌饭资要银圆二十块。由此,可以算出这桌饭的规格档次了。可以想象,那个时候这座福义园酒楼是怎样的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夜夜笙歌了。现在的人想象不到古老的西宁也有这样的饭店和消费群体。
阅读:
青海的味道,都在这四十道地方美食里了……
你以为青海只有美景?当然也有美食,四十多种美食了解下:1、尕面片又称软面片、面片。青海家常面食。面片
故事二:一碗搅团让我娶上了媳妇
走进张永军的农家乐里,卖得最火热的农家饭是豆面搅团。在厨房中,记者看到,张永军等着土灶上的水烧开了放
肉苁蓉被央视“曝光”了,很惊人!
肉苁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沙漠人参,现在野生肉苁蓉也在濒危中,因为肉苁蓉的功效十分的强大,更是一种效果极强的保健品。 可不要小看这肉苁蓉,肉苁蓉可是有着壮阳补肾治疗男性疾病的作用,还能治疗女性不孕,日常
浓郁边塞风情的青海美食,你可能没吃过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 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