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百科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0-09-20 11:07:25 来源:西北特产网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戈壁大漠,农田的绿和枸杞的红给青海小镇诺木洪最美的梳妆

如果你去旅行,从祁连山脚向南驱车三百公里,戈壁绿洲风过沙杨,广袤大漠沙棘遍地,火星般的地貌会让人想起“柴达木自古无人烟”。

如果你来常居,会在一个小城里,看到藏、蒙、回、汉、苗各民族的笑脸,或许三言两句,他就会示意你跨上摩托车后座,风驰电掣。

它是诺木洪,不管从哪个城市出发,到这都需要超过100公里,沿途还可能看到狼、狐狸从眼前窜过。

这里的人安逸,也努力,花两三个月盘好上佳的枸杞,只为以前都市人才提起的天猫双11。从最初的60人到现在的6万人,小镇诺木洪活得潇洒,去留无意。他们不是候鸟,也不是大城市的人来离群索居,少有故乡或异乡的离愁别绪。

但小城的十年生长,确是不大不小的传奇,禁锢与自由,绝境与通达,贫民窟与互联网,都在这里留下了故事。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当年的监狱已经搬走,新建的哨所给小镇带来些许威严

不到60人的村庄

诺木洪以前最像样的建筑,是一座监狱。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最初的痕迹是1955年,为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一批军转干部从祖国各地来到柴达木盆地,建起了诺木洪农场。

监狱建于1956年,搬于2001年。小镇就由监狱而生。

坊间曾有一段戏谑,讲述这里的绝望与荒凉:诺木洪根本走不出去,聪明的犯人是不会跑的,就算逃出高墙了,也逃不过荒野的狼群。即便再侥幸脱身,沙漠、戈壁或雪山,方向任你挑一个。

流落至此的自由之身,只有新中国成立前躲避战乱的内地人、因为草原退化放弃游牧的牧民,最初,如果还能算一个村庄的话,也只有60人;诺木洪村村民陈明说,在2000年前后,村里200多人,走得只剩下不到60人,而且都是老人,“那时候种麦,亩产不过三百斤,不够一个人的口粮。”

还有就是犯人的家人,不离不弃的故事。村民徐岩青回忆,改革开放前,父亲为了解决生计倒卖布料,犯了“投机倒把”罪,刑满后被安置为诺木洪农场的职工,母亲从河南投奔过来,生下了他。

“我是土豆堆里长大的,直到30岁,吃过几顿白面两只手数得过来;40了还住土房子,一下暴雨,赶紧往房外跑,房子会塌。”几十年的苦,熬成了一句话。

徐岩青长大成人后,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是熬不过这种苦,回了河南老家。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诺木洪的老照片,住的是土坯房、蒙古包

让诺木洪走出去

跨过新世纪,当“活下去”的问题解决了,诺木洪又给当地人出了难题。

农场以及所在的都兰县,也想过各种办法,种过大蒜、莴笋、藜麦,品质很好,但总是走不出诺木洪。

农场的领导们带着好产品去参加各种农展会,希望把纯天然的好农货推荐出去,问对方好不好,对方不停点头,再问愿不愿意来运输,人家立马摇头。

“我们的大蒜,从诺木洪运到西宁都要近千公里,在从西宁运到内地,成本更高了,谁愿意买这么贵的大蒜?莴笋就更没戏,新鲜蔬菜不适合长途运输,但我们周边一百公里内,都没有大城市。”陈明说。

如果说绿洲给了沙漠希望,那么上百年枸杞树上那一点点红,就给了诺木洪希望。

2001年,几个外省人开始在这里承包土地种植并收购枸杞,诺木洪坐落的都兰县以及诺木洪农场,开始鼓励引导当地农户种植枸杞。

因为原有的劳力流失很多,为了发展枸杞种植,还从民和等地引来了劳力种地。

但依靠传统渠道,当地农户没有定价权,农户也不敢大面积投入,种植面积始终有限。而且,当时的诺木洪枸杞没有知名度,只能被收购商拿去贴上宁夏枸杞的商标卖,诺木洪枸杞的品牌溢价始终上不来。

“我们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外地收购商发财。”陈明说。

但是这十年里,诺木洪第一次有了以枸杞为核心的产业。

那时候,陈明并没有看好自己家乡枸杞,他把房子租给了一个民和来的劳力,一年1000块钱。

那时哪能想到,后来的工人,一天就能赚1000块。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枸杞,改变了诺木洪人多个民族的生活

上千个百万富翁

当地人后来知道了一个字:网。也开始慢慢学着“上网”。

这一上不要紧,打开了新世界。

2014年,村民马进昌发现,来收枸杞的商贩增多了,而且给的价格明显高很多,一斤枸杞收购价最高时可以达到60元,比最初高了两到三倍。

后来又传着阿里巴巴,不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那个童话故事,而是有淘宝的那个,“我们这的枸杞原来是宝贝。”

当时,陈明在西宁的朋友也突然跟他说,“你家那的枸杞网上卖得很火啊,啥时候回诺木洪别忘了给我带一些。”

陈明在淘宝上搜索,发现老家枸杞真的是火了,黑枸杞可以卖到800到2000元一斤。

也就是那一年,1000元租他房的人搬走了,在不远处盖的房子比他家的都高。

2015年,马进昌种植的枸杞扩大到50亩,一年收入30万,盖起了两层小楼。

福建商人杨进也是那时候来到诺木洪的,他自称是诺木洪枸杞品牌的推手之一,他分析诺木洪枸杞火爆的原因:2014年以前,依靠传统渠道销售,当时的诺木洪枸杞没有知名度,上了淘宝就不一样了,诺木洪枸杞吸引消费者的原因是店铺上的沙漠、戈壁和雪山场景,“没有污染、纯天然。”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诺木洪航拍照,千山万仞

曾令人绝望的雪山、戈壁、沙漠成了诺木洪枸杞品牌的最大的优势,通过淘宝、天猫互联网购物平台,被快速传播。

诺木洪农场一位负责人说,最近几年,每年这几个月涌入诺木洪的外地人有6万人,包括商人、种植户、采摘工……短短几年,在诺木洪依靠枸杞产业链上诞生的百万富翁,就不下一千人。

百万富翁,对于几年前靠吃土豆过活的农民来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沙漠深处的网红

通过互联网,销售端通了,整个枸杞产业链条顺了,诺木洪快速扩张成50万亩的种植面积。

丰收时节,50万亩绿洲沙地上的枸杞大都被3万采摘工人采摘晾晒完毕,准备通过十一月的那个节日,迅速进入千里之外人们手中温热的保温杯,城市的餐桌。

种植户、采摘工交棒给了互联网。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每年八、九、十月,诺木洪要涌进6万人,很多采摘工人日赚千元

河南的丁颖,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河南老家等待在诺木洪的男友回老家结婚。

男友在诺木洪种植销售枸杞。劝她也过去,“这里的机会也很多,照样可以实现我们的生活和事业理想。”

丁颖生得俊俏,担心脸上会被晒出“红脸蛋”。男友哈哈大笑,“又不是让你来风吹日晒种枸杞,你可以在家开淘宝店卖枸杞啊。”

丁颖到了诺木洪,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线上销售工作,她的淘宝店,一天可以卖出200单。

枸杞开花结果的时节,她喜欢在地里拍小视频,将照片和视频传到淘宝店,现在,她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网上火了,线下的店铺也火了,“每年百万的销售额。”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线上线下的枸杞店,催生了诺木洪新的商业模式,也打破了丰产不丰收的潜规则

目前,大半的诺木洪枸杞触网,现在正是好时节,天猫双十一马上到了,农场销售经理高飞说,仅仅自己一个店铺,就为双十一备了10吨枸杞。他的员工连续加班了两个半月。

农场一位负责人张学表示,这几年时间,那些来自外地的采摘工人,一天收入就近千元,整个采摘工群体一年可以在诺木洪挣到3亿元。

陈明回到家乡,学着外地人做枸杞,直接针对消费者,价格透明了,打破了以前中间商压价的潜规则,“你压价我们就不卖,自己通过淘宝卖。”

这几年,陈明通过种植枸杞、卖枸杞,赚了60万元。

陈明说,他们一个村庄在这几年都盖了房子,几乎每家都买了车,一半村民在西宁买了房。

诺木洪人的活法

现在,马进昌所有的网络社交账号都叫“忘记过去。”

回想刚来诺木洪的时候,二十户人家的家当加起来也没有装满一个卡车,他当时就想,“过去想忘,忘不掉。”

河南周口人马卫则来这里寻找将来,2015年来这时他也是采摘工人,一年后,他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身边来采购枸杞的老乡老说吃不惯这里的饭菜,假如开一家河南饭店……

大漠孤城诺木洪:互联网播种,双十一收获

如今的诺木洪,很多宾馆都已经达到三星标准,生活、消费水平已不亚于沿海城市

今年,他的小饭店三个月净赚12万。

张学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采摘工、种植户带动了诺木洪服务业的繁荣,诺木洪在沙漠中间长成了一个繁荣的小城。

走在诺木洪的街边,能看到宝马、奔驰等名车,可以买到车厘子、火龙果等南方水果,在这个远隔千山的沙漠腹地,同样不用带现金,扫扫支付宝,一切就好。

川菜、粤菜、湘菜等全国各地的美食招牌交相辉映,很多人下班就下馆子,点一盘手抓羊肉是很随意的举动。在这里,你看不到都市人打电话时眉宇间的焦虑,也少见对面相坐都低头刷手机的沉默。

这是诺木洪人的活法。

有着古时羌人倚马望川的豪情,也脱去了原始的粗粝,多了现代社会商业文明的通达睿智。如同扎根土壤里的老树长出了新须,树冠上生出枝蔓。

夜幕降临,昆仑山的雪山都变暗了,但在沙漠中间,这座小城,灯火通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