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百科青海“藜麦老汉”脱贫记

青海“藜麦老汉”脱贫记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1-17 11:04:38 来源:西北特产网

青海“藜麦老汉”脱贫记

本报记者 李如意

伴随着摇杆有力、均匀的摇动,机器轰鸣声瞬间爆发,青海省德令哈市安康村贫困户代存忠启动了农用三轮车。这车是德令哈市对脱贫光荣户的奖励。驾驶在安康村的道路上,代存忠的脸上布满了笑容。在当地,他还有一个称呼——“藜麦老汉”。这几年,他靠着种植藜麦,不单自家脱贫,还带动了身边几十位贫困户脱贫。

“脱贫不能光靠党的政策,自己也要像小鸡一样刨食吃。”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贫困户代存忠激动地说。记者日前随“党媒海西融媒体行”来到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代存忠家。9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外加厨房和院子,53寸液晶彩电,彩色带花吊顶,过去破旧的房子早就成了偏房。作为安康村的贫困户,代存忠在2017年就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当地光荣脱贫户。

“原来的日子就是穷,为啥呢?”代存忠说,自己的老家在海东市乐都山区,在脑山地区种地,靠天吃饭,收入微薄。2007年他们一家四口到安康村安家。刚来时,家里没有土地,代存忠就在附近砖厂打工,一天能挣100元。2014年,妻子罹患重病,医药费开销不小,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负债累累。到2016年,代存忠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每月能有2800元的收入,生活也就出现了转机。

柯鲁柯镇蒙古族副镇长哈斯代青告诉记者,得知藜麦在青海试种成功后,柯鲁柯镇鼓励贫困户种植,增加收入。他介绍,藜麦耐寒耐盐碱,营养价值高,价格也高。

2017年,代存忠利用国家提供的5万元免息贷款,承包了村里的15亩耕地种植藜麦。安康村免费为代存忠提供农业机械和技术指导,代存忠自己也一直钻研藜麦种植技术。当年,代存忠仅种植藜麦的单项收入就达到了两万元。加上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和林业管护员的收入,全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0多元。

去年4月,代存忠流转了100亩土地扩大种植,收获8吨藜麦。代存忠与海西州绿色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去年代存忠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9000多元。在个人脱贫致富基础上,带动和帮助了几十位贫困户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8月21日至27日,代存忠和5位脱贫农户到浙江考察、旅游。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开青海,第一次见到大海……回想起来,代存忠的心情依然激动,“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现如今,妻子已经康复,农忙时可以到附近摘枸杞,每天收入80元至100元,大女儿在西宁上学,明年大专毕业就将参加工作,代存忠家的生活正逐渐转好。当记者问及对未来的期望时,朴实的庄稼人一时说不出什么,最后大声说了一句“肯定比现在还会好!”

哈斯代青介绍,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代存忠,安康村这几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加宽了桥,播种机终于可以开进村子;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村集体的收入给村里55岁以上的老人代缴了医疗保险。柯鲁柯镇提前两年实现了脱贫的目标。

近年来,海西州藜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去年,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达1733公顷,现有种植加工企业20余家,开发有藜麦米、藜麦饼干、藜麦挂面等10余种系列产品,种植藜麦已成为海西州农牧群众致富的“新法宝”。

责任编辑:房家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