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之行二十二(军车、缺氧)
青藏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形复杂,景物变换极快。
翻过一座陡坡,忽然来到了无比平坦笔直的路段。路的尽头虽然仍旧是荒山,山顶却有了皑皑的积雪,让我有了一点在雪山下行路的感觉。远远地看到前面的旷野中突兀地树立着一扇钢筋搭成的大门,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走到近前才看清楚上面写着“84XXX部队高原适应性训练基地”,两旁的对联写到:“踏破昆仑实现三快两强,挑战禁区提高打赢能力。”
这就是中国军队的英雄豪迈,我不禁肃然起敬。在这雪域高原,气候恶劣、远离人烟、生活条件艰苦,而我们的子弟兵却在这里安营扎寨刻苦练兵,试验着武器装备的高原适应性,训练着军人的抗高原反应能力,为打赢现代化战争进行着积极战备。
大门下,一辆辆崭新的军用卡车排着整齐的长队鱼贯而过,车与车的间距完全一致,所有车辆车轮压过的轨迹几乎完全重合。司机都正襟危坐,目视前方,我甚至感觉他们已经融成了车的一部份。真是钢铁洪流!
看罢这幅令人振奋的风景,我很为人民军队而自豪,同时也精神抖擞起来,加快了速度。
离开了训练区,又进入了没有边际的荒山中。可是这时却看见了不平凡的景致。四周的荒山都是土黄色的,没有一点生气,只好不时地看蓝天来排解寂寞,却忽然发现这里的天那么低,而且是立体的!
在别处,虽然天空也是无比辽阔,但白云和蓝天是一个平面,除了刮风,云飞速飘动外,我们是看不出云的层次的。而且我们以骑自行车的速度移动,根本看不出云相对我们的位移。
可是在这青藏公路上,云是那么低,以至于观察者刚移动一点距离,就能看到云在后退。视野中,天空象一个巨大的水箱,而云象里面的游鱼。我仿佛在水箱的底部仰视着鱼群,伸手就能抓到一条。
在这无比立体的天空下骑车子前行,忽然感到心灵的空间拓宽了!自己就是这天地之间一颗渺小的沙砾,在随风飘动。四周就是无垠的天空、白云,一种雄鹰翱翔的感觉油然而生。天是那么蓝,蓝得象山间的清泉、象海蓝宝石,象浸在纯净水里的水晶,让人心灵不由得也纯净起来。
在家乡,只有秋天的雨后或是大风过后才能见到这样的蓝天,但没见过这么低的白云。我为这美景陶醉得一塌糊涂,抬着头如醉如痴,盲目地骑车,甚至忘了这是在荒凉的高原。
中午,来到了纳赤台。这里是距离格尔木80公里的一座由兵站和道班构成的居民点,建在路边的石坡上。我停下来吃饭,不顾可能加剧高原反应的后果喝了一瓶啤酒。老板建议去兵站里住宿,我致谢婉拒了。因为这里离下一个道班西大滩只有不到100公里,天黑前肯定可以骑到。
听他说青藏公路全段每隔150公里就有一个兵站,隔最多60公里就有道班,信心更足了,看来安全有保障了。60公里,推车子步行也能走到。
那时没料到,有些道班不但提供不了帮助,相反会带来麻烦…
出了纳赤台,道路逐渐崎岖,有些地段甚至是在山壁上开凿出来的盘山路,路面有横向的倾斜度,很恐怖。一群山羊横穿公路,向路基下的山沟中走去,我停下来等,感觉它们都走到深渊里去了。
走着走着,海拔渐高,开始感到胸闷了。身体开始疲劳,没有力气了。这就是高原反应吗?我大口地喘着气,有一点恐惧。这里离西藏还很远,海拔还没上5000米,就开始缺氧,那唐古拉山口海拔5200多米,怎么过去?
缺氧越来越厉害,眼前开始发黑,视线迷糊起来。肺徒劳地扩张着,嘴张得象濒死的鱼,却吸不到多少氧气。目光迷离。大脑也开始发木,迷糊起来,骑车子甚至走不了直线了。好几次停下来休息,都感觉要摔倒了。恐惧和缺氧让我无比难受,先前的轻松感觉荡然无存,只剩下了机械的挣扎。这里海拔远没有唐古拉山口高,可是高原反应就如此剧烈,看来以前人们的描述真的不假。我就这样勉强支撑着,能到唐古拉山口吗?(不过,现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都装备了氧气瓶和面罩,人们穿过唐古拉山口不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了。)
我的心在和恐惧感抗争。走下去是高原反应更加剧烈还是逐渐适应,谁也不知道。那么要继续走还是掉头回去呢?
可是,前面的路都走了,难道要跌倒在这900公里的路段上吗?想达到目标,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而此时打退堂鼓就是真正的临阵脱逃了!不要做个胆小鬼!宁可赌一把,赌高原反应能逐渐适应过来!我咬咬牙,拼命地控制着不适的反应,毫不停顿地继续前进。
现在终于明白,真正严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