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到底有多高?黄河源头的星宿海到底有没有星星?在160米厚的冰川打孔会看到什么?高山之巅的人造花海有多美……这些都是《远方的家》即将推出的百集系列节目《黄河行》带给观众的精彩内容。
12月15日17:15,《远方的家》百集系列节目《黄河行》将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正式开播,节目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集,每集45分钟。《黄河行》采访拍摄了黄河流域九省(自治区),紧扣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三条主线,展现黄河流域瑰丽的自然奇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不断发展进步的家园新貌,着力表现悠久的黄河文化传承和沿线各省(自治区)新时代保护和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面对百年新征程的奋斗故事。
深度行走母亲河畔
用心奏出时代交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母亲河畔,勤劳勇敢的祖先聚族而居,劳动生息,汇聚成绵延不绝的民族血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创造出传承不断的灿烂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和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当代品格完美融合成亿万人的精神宝藏;在新征程的起点,CCTV-4《黄河行》摄制组从黄河源头开始一路向下,行走黄河,深入到黄河两岸的高山峡谷、城镇乡村,探寻中华文明之源,展现祖国山河锦绣,品味百姓幸福之韵,并用自己独特的电视语言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将其编织成一首宏大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远方的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的一档行走类大型纪实栏目,栏目创办以来已经推出过《边疆行》《沿海行》《百山百川行》《北纬30度•中国行》《一带一路》《长江行》《大运河》《行走海岸线》等十多部超过百集的大型系列节目,栏目以真诚态度、真实影像、真挚情感,让海内外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行进中的中国;栏目用清晰的行走路线、鲜明的纪实风格、生动的记者体验,构成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当代中国“绝佳视角”。栏目于2020年6月完成了百集系列节目《长江行》,作为《长江行》的姊妹篇,《黄河行》将升级为“大小屏结合、日播节目与特别节目结合、总台与黄河沿线各省(自治区)地面活动联合推广”的融媒体电视行动,除电视端节目播出之外,将广泛采用新媒体、特别节目和各类活动等,让节目更加丰富和立体,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
《黄河行》将运用主题化与故事化融合的操作方式,聚焦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等热点,讲述黄河两岸发生的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
这条5464公里的滔滔大河,九曲蜿蜒,百转千回,东流向海……一路前行,究竟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和奇妙的见闻,又将讲述怎样的人和事?
坚持黄河生态保护
要专家更要普通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黄河流域的居民一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此次《黄河行》实际探访多地,以多角度展现了黄河生态保护的新方法、新成就。
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节目通过聚焦黄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多年来生态变化。例如在扎陵湖,生态学家赵新全一直在关注生态系统,也正是他们在草地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取样、记录、研究工作,才给高原生态研究带来最可靠的数据支持。
而除了专家学者,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也离不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炎黄子孙们。华夏儿女对这条母亲河的爱和保护,似乎已经如基因般刻在骨子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夏日乎寺的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加阳东云,变卖了家里的大多数东西,为了将清运垃圾、野外调查、环保宣讲等环保工作坚持下去。
黄河生态的保护治理,离不开国家的全面布局和全域投入,离不开赵新全这样的专家学者,更离不开像加阳东云这样的普通百姓。正是有了他们,才能看到如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已连续20年不断流。
讲述黄河流域发展
乡村振兴效果显著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国家治理建设发展黄河流域的重要方向。《黄河行》的系列主题化操作,分别涵盖黄河源头水源涵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美食、特色物产、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等方面,以小切口呈现丰满鲜活的生活和有人情味、有生命力的内容,平实中见真情,还原这条伟大而又灵动的黄河,记录这条万里大河流淌着的传奇。
通过节目可以看到,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岗龙乡为了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在高山荒原中打造出一片花海,母亲河的臂弯里,高山连绵、沟谷纵横;一望无尽的草场花海间,光影变化,美不胜收。这座高原净土般的乡镇,醉人的生态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构成了黄河上游具有代表性的生存环境,当地因地制宜的脱贫工作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岗龙经验”。
地处青海省甘德县南垣的上贡麻乡隆亚村平均海拔4300米,曾是全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6年,当地对隆亚村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68户牧民贫困户搬出大山,住进了交通便利、水电俱全的新村。搬迁前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万元。
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黄河流域战略地位的需要。乡村振兴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同时,协同发展也让黄河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2014年以来,沿黄河九省(自治区),1547万人已摆脱贫困,目前全面脱贫。
溯源中华文明脉络
传承黄河流域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深邃博大、涵盖广泛的文化复合体,其内涵非常丰富。《黄河行》同样聚焦于黄河流域的文化振兴和发展。“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从陕西的蓝田猿人、山东沂源猿人、宁夏的水洞沟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到河南的仰韶文化、青海的喇家文化、陕西的石峁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从在渭河之滨的黄土塬上设立国都的秦、西汉、隋、唐四朝,到此后历代众多在黄土高原上设立都城的割据政权,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无数绚丽华彩的篇章都是在黄河畔谱写。所以,黄河流域这片土地是中国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最丰富、最精彩的地区。而这些都是节目丰富的素材来源。
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甘德县,记者走进格萨尔酥油花艺术中心。据了解,酥油花雕塑调色阶段就要精确到克,确保整体的颜色比较均匀,这是一项需要非常精确的技术。而据酥油花雕塑果洛州级传承人措排介绍,最大的酥油花雕像是要四个人两个月才能完成的。他们雕塑的格萨尔王造型威武、仪态传神、服饰逼真……这充分显示了手工匠人高超的技术,也突显了藏族文化的久远与精彩。
同时,黄河流域有太平锣鼓、腰鼓、戏剧等大量非遗文化,体现出黄河人民蓬勃向上、刚毅不屈的精神面貌。在节目中,黄河民俗文化、滩地文化、窑洞文化……每一种文化都让人油然而生出民族文化自豪感。
以“人”为切入点
展现黄河百姓生活百态
此次《黄河行》以“人”为节目重点,采用平行叙事的手法将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交叉融合,用镜头前人物的喜怒哀乐来呈现出百转千折的黄河两岸百姓生活的质感,进而展现出黄河这条大河一路奔涌所奏响的时代澎湃乐章。
洮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青海省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记者看到这里生活着很多牧民,但为了保证公园生态,他们一年三季都会转场;生活在星宿海的藏族牧民把保护母亲河刻在了骨子里:他们洗头、洗衣服从不到湖里去洗;他们在星宿海降低畜牧密度;即便是自家的生活垃圾,也要装到袋子里,带到县城由专门收垃圾的公司处理……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正在用他们日复一日的付出,为生态建设做着贡献。
在《黄河行》中,《远方的家》多路记者开启了不同路段的母亲河行走之旅,他们上高原、下河谷、爬雪山、过草地,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寻找黄河源头,走进偏远的乡村探访独特的淳朴民风,体验高寒地带科研工作的艰辛与成就,感受接近只有一个泉眼大的黄河正源时的紧张激动……这一路,他们把最及时最真切的开心、震撼、感动、赞叹等种种情绪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以最简单易懂的口语化方式向观众们科普了黄河生态保护的知识。这一路走来,他们是记录者,更是见证者。
12月15日17:15,《远方的家》新系列《黄河行》即将开播。锁定CCTV-4中文国际频道,让我们一起沿着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几”字形,从源头到入海口,探究黄河流域的新容、新貌、新图景!
来源:光明网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