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年馍”展示引来民众拍照。 李隽 摄
图为“年馍”展示引来民众拍照。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互助1月23日电 (李隽)23日清晨,花花出锅,土族阿姑宋金珠对着灯看了看成色,闻了闻味道,满意地放在了盆里。这是她从16岁起就年年做的春节面点,30年来,今年是她做得最认真地一次,因为她要代表补家村参加比赛。
图为藏族姑娘切旦措和妹妹吃馓子。 李隽 摄
当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的巧厨娘们纷纷端出每年只做一次的“年馍”进行比赛。
“每年春节做馍馍是我们的习俗,但是没有比过赛。”宋金珠和很多选手一样,刚听说要举办馍馍大赛时想着,这种年节家庭食品“有啥比头?”但既然要比赛就要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所以,这次她做馍馍比以往用心很多,面粉、菜籽油、鸡蛋……几乎所有原料都是自家生产的。
图为土族阿姑制作的小吃。 李隽 摄
她做的花花造型也很独特,远看像个车轮,近看是一圈圈盘起的花纹像一朵祥云,简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说起制作方法,宋金珠却说简单得很:“最关键的是调面,头一天晚上就要调好发上,第二天和上糖揉好,擀成面皮后一层层叠起来,卷在一起再用刀切,然后把每一层弯一个圈,下锅炸成金黄色就好了”。
与宋金珠的土族面点不同的是,藏族面点偏重于口感。丹麻镇哇麻村的20岁选手切旦措带着自己做的馓子来参加比赛。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手艺。 李隽 摄
“我们做的东西比较淳朴,不太讲究造型,不过口感更有韧劲。”对于在江西省九江学院会计专业读大学的她来说,春节的这些“年馍”是一种乡愁,也是过年必须有的味道。
“我很喜欢今天这个比赛,大家比比手艺,让过年显得更热闹。”切旦措介绍,她所在的村子是个多民族的村子,不论哪个民族过节,大家都一同庆祝其乐融融。她做馍馍的时间不长,但她认为有热闹才叫过年,就积极地来了。
“平时咋没见过这么多种馍馍?”“这是过年才会做的啊”。切旦措和妹妹的对话透着中国人对“年”的特有情结,做馍馍、小吃,剪窗花……都是为了热热闹闹地过年。
在“年馍”大赛上,萱麻饼、洋芋津津、搅团、酩馏酒,和手工剪纸的窗花、鞋垫样花、枕花、胸花、壁挂画等让过年的感觉更加浓厚,也让人从这些年俗的食、物中回味传统的美好。(完)
阅读:
故事二:一碗搅团让我娶上了媳妇
走进张永军的农家乐里,卖得最火热的农家饭是豆面搅团。在厨房中,记者看到,张永军等着土灶上的水烧开了放
肉苁蓉被央视“曝光”了,很惊人!
肉苁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沙漠人参,现在野生肉苁蓉也在濒危中,因为肉苁蓉的功效十分的强大,更是一种效果极强的保健品。 可不要小看这肉苁蓉,肉苁蓉可是有着壮阳补肾治疗男性疾病的作用,还能治疗女性不孕,日常
尼玛扎西:我为青稞而生
10月23日,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去世的第50天,拉萨已经进入深秋。位于他家旁边的西藏农科
藜麦,籽实人吃,秸秆当饲料,值得推广,应该是老百姓的福音
藜麦(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属苋科,亚藜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