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奶手工香皂制作中。图片由才排提供
【毕业直奔家乡创业】
刚认识才排的人,都会多问几句,他的名字,具体是哪两个字,他会幽默地说:“人才的才,彩排的排。”高中是理科生,但大学他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或许就是这一次关键性的选择,奠定了他如今的创业路。
“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着以后旅游行业会越来越火,好就业。没想到自己毕业后没有去当专职的旅游从业者,而是直接回到家乡。”才排说,当毕业大军都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其实他也很愁,但他总觉得,自己的家乡有那么多宝贝可以挖掘,趁着年轻,为什么不拼一把?
于是,他回到了甘德县青珍乡典哲村。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子,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村,全村二百多户人,有一半是贫困户。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这些在外人看来是劣势的状况,在才排心中,却是选取纯净原料的优胜之处。“我们的村民个个淳朴善良,提供的原料都纯得很,这不就是好产品最看重的嘛。”才排说。
【做香皂 贴面膜 试口红】
从单纯的想法,一步步变成现实,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
才排和众多幸运的创业者一样,遇上了好时机。正在筹备工作室的时候,他得到了甘德县旅游局的扶持培育,加上有经验丰富的文化公司提供产品技术,才排的美妆梦很快就发了芽。
“起初做的都是技术相对简单的产品。工作室刚成立不久,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在技术老师的视频指导下制作牦牛奶手工香皂。”习惯了做牦牛皮、牛绒、牛肉、牛骨等产品加工的牧民们怎么也没想到,才排这孩子要用牦牛奶做香皂。
虽然有所质疑,但当大家看到成品后,依然夸赞连连。因为乡亲们从小到大的生活里,牛奶、酥油既是食品,又是护肤品。“小时候晒伤了,妈妈会用牦牛奶给我们擦脸,酥油润滑效果最好,嘴皮干掉皮的时候抹上,最舒服。”才排的想法,也得到了培育方的支持。
说做就做,才排回忆起第一次制作牦牛奶手工香皂时笑了笑说:“虽然我化学学得好,但是香皂却是第一次做。当时没有试验场地,县旅游局就提供了会议室,我们的产品小样就是在那个大办公桌上诞生的。”
当然,和他预想的一样,第一次尝试由于没掌控好温度、配比等,很快就败下阵来,24块白色香皂半成品废了。第二天,经过技术指导和调整后,才排和他的小团队继续试验,出膜的那一刻,几个小伙子心中乐开了花。
手工香皂制成后,才排紧接着开始尝试酥油口红。“今年青洽会上,许多客商和游客对我们的酥油口红特别好奇,那几天的销售也不错呢。”的确,即便是青海本地人,也从未听过用酥油做口红。本以为这会是才排的身边女性亲友的想法,没想到从有立意,到取材,再到成品出膜,都没有女性参与。
“我们的口红虽然只有三种颜色,但色素都是草原上无毒无公害的鲜花为原料提取的。”第一支口红出品后,试色的除了他自己,还有另外几名男生。
“后来,我们就把第一批产品送给妈妈和姐姐,她们的反馈都很好。”再后来,不到半年时间,在培育方的支持下,才排的文化工作室有了小型厂房,可以加工制作更多的日化产品,牦牛奶面膜一经推出,广受好评。
如今,工作室的手工香皂、酥油口红、牦牛奶面膜等产品凭着无添加、纯天然的特色,加上时尚又有质感的外包装,已远销省内外。
【梦想才发芽 期待花盛开】
如今,有了经验的才排,在县城里的柯曲镇史诗故里步行街上有了自己的实体店,正值旅游旺季,他的产品供不应求。
能够在短短一年的创业时间中,成立自己的品牌,盘下实体店,对于才排来说,是幸运的。他深知,这些都得益于当下的好环境和好政策,正是有了“大手”的扶持,他才能站稳脚跟。
才排所在的甘德县,以“德尔文史诗村”和马背藏戏著称。近年来,甘德县全力打造以格萨尔为题材的文化展示,不断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甘德县,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转变观念,尝试依托浓郁文化底蕴,创造出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脱贫致富。
放眼步行街,一个个梦想正在发芽,人人期待着一切努力,能够开花结果。
草原的清晨,阿妈用新鲜的牦牛奶熬一壶酥油奶茶供一家人食用;一天劳作后,洗一把脸,阿妈又会用剩余的一些牦牛奶轻轻擦拭家人身上晒伤的部分……
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90后藏族男孩才排来说,家乡的牦牛浑身是宝,儿时,牦牛是成长路上的朋友,成人后,牦牛更是他创业路上的财富库。
和许多做牦牛产品初级加工的牧民不同,这个大男孩去年大学毕业后,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做成了一件让父老乡亲刮目相看的事情——在甘德县旅游局和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文化旅游产品创业工作室,用牦牛奶酥油做口红,用牦牛鲜奶为原料,做面膜,做香皂,产品远销台湾,广受好评。
到底是什么缘由,让一个大男孩涉足美妆领域,还乐此不疲?和他的闲聊中,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周建萍 来源:西海都市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