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作者: 时间:2022-12-28 14:00:50 浏览量:

青藏高原西北偏北的青海,在亿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随着欧亚板块的漂移挤压,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柴达木盆地与四周发生地质断裂,古海洋“古特提斯海”悲壮退去,青藏高原如史诗般迅速崛起。如今,我们目之所及,看到的山体,还保留着当时海水退去的样子,有数不清的高山,有无数多的深沟,广袤的草原,荒芜的沙漠,星星一样多的湖泊···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这一期,藏地密码就继续帮大家数一数青海省境内的江河湖泊,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长 江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北源楚玛尔河出青海省可可西里山,南源木鲁乌苏河出唐古拉山,汇合为通天河,南流到玉树称多县直门达,以下到四川省宜宾市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古称江,汉代称大江。六朝后称长江,取“长江水长远”之意。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澜 沧 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玉树杂多县西北的吉富山,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为“獐子河”。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公里,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金 沙 江

金沙江,又名绳水、淹水、泸水,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川藏界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直门达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因江中沙土呈黄色,且该河古代盛产沙金而得名。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怒 江

怒江,又称潞江。我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省境折向南流,全长3240公里。“怒江”系藏语,意为“汉女流汗”。相传文成公主进藏到此处渡江时,由于劳累而流汗。又有传说文成公主来藏时,嫔婢过此,掩袖大哭,集众人泪而成此江水,因此而得名。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黄 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国第二长河。正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黄河水域含有大量泥沙,水色发黄,但青海贵德一段清澈无比,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传说上古神话“大禹治水”所治理的水域就包括黄河上游的一部分。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沱 沱 河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在青海省西南部,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流入木鲁乌苏河。又称“乌兰木伦河”、“托托河”,系蒙古语,意为“红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通 天 河

通天河,长江源头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自长江正源当曲、西源沱沱河汇合点的治多县西部的囊极巴陇起,流经青海省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市4县市,至青海省玉树州的玉树市区结古镇西巴塘河口为止。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通天河河谷宽大,水流从高至低处流下,天然落差近千米,澎湃汹涌,故名“通天河”,取通往云天之意。传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就在这里渡河晒经,至今,通天河畔还保留着那块“晒经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湟 水 河

湟水河,又名西宁河,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海晏县包呼图山。东南流经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西面的达家川入黄河。长349千米,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春夏之际,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河水暴涨,波涛汹涌,形成“湟流春涨”的西宁古八景之一。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隆务河,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泽库县、同仁县、尖扎县,河道全长156.8公里。为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亦称“隆务格曲”、“格曲”。“隆务河”藏语意为“九条溪流汇合的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黑 河

黑河,古名“弱水”、“黑水”,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走廊南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三省,沿途接纳许多源于冰川脚下的小支流。全长948公里,下游有著名的“西夏黑水城”遗址。另外,佛经故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弱水”便是指黑河在内蒙古境内的这一段

——额济纳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格尔木河

格尔木河,位于中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内陆河之一。上源分两支:左支奈金河(奈齐格勒河),源于昆仑山脉冰川,是格尔木河的主源。右支修沟郭勒河(舒尔干河),源于唐格乌拉山,是格尔木河正源。两河在纳赤台以下汇合后始称格尔木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那棱格勒河

那棱格勒河,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属台吉乃尔湖水系。发源于昆仑山脉阿尔格山的雪莲山,源头为冰川,为柴达木盆地第一大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巴 音 河

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巴音河纵贯德令哈市区,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之为德令哈市的“母亲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发源于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流经泽令沟、尕海、戈壁等地,最后注入克鲁克湖,全程200余公里,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陆河。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布 哈 河

布哈河,蒙古语称“布哈郭勒”,是青海湖盆地最大的河流,源于天峻县沙果林那穆吉木岭,南东流,在天峻县纳日宗逐渐转南东东流,过天峻县城,在鸟岛附近注入青海湖。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青 海 湖

青海湖,古称“西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面积4427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藏语称“措温布”,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海”。到北魏时称为“青海” 。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扎 陵 湖

扎陵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是黄河上游的大淡水湖,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湖内鱼类资源丰富,著名的鸟岛就在扎陵湖西部。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鄂 陵 湖

鄂陵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称“错鄂朗”,意为“蓝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与扎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湖中盛产冷水性无鳞鱼类,也是鸬鹚、雁鸭类(包括斑头雁和赤麻鸭)和鸥类(棕头鸥和渔鸥)的重要繁殖地。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海西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指“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是青海省著名旅游景点,素有“天空之镜”的美誉,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与茶卡盐湖齐名,是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气,导致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察尔汗盐湖是中国矿业基地之一,有著名的万丈盐桥。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达布逊湖

达布逊湖,蒙古语,意为“盐湖”。在青海省中西部格尔木市境,系察尔汗盐湖留存的时令盐湖。湖面随季节和干湿年际而变化,面积184~1001 平方千米,为格尔木河尾闾,柴达木盆地最大湖泊,中国著名的钾盐生产基地。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年宝仙女湖

年保仙女湖,藏语“西木措湖”,位于年保主峰的北侧,是由巨大冰川的剖蚀作用而形成的冰川湖,湖泊如镜,浓雾围绕,湖面变幻莫测,因其“神奇”之势难以言状而著名于世。在藏地神话中,传说是白牦牛的化身。深受当地藏族人民赞誉和崇拜。藏族人民将马瑙、宝石、银币和哈达抛洒在湖中,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星 宿 海

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为“花海子”。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古人以之为黄河源头。这里的地形是一个狭长的盆地,为黄河散流地面而成浅湖群分布的沙丘,沮洳地带,形成一个东西长约三十多公里,南北宽约十几公里的积水盆地,罗列如星,故名“星宿海”。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面积 60200公顷,海拔4078米,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又称黑海,面积59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077米,属咸水湖。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情 人 湖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又名情人湖。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在海西的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克鲁克”是蒙古语,意思是“多草的芨芨滩”,或是“水草茂美的地方”。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东台吉乃尔湖

在格尔木市,柴达木盆地内,湖盆外围为第四系洪积、冲积、风积和湖相粘土及化学类型沉积;滨湖大多为湖积和湖相化学沉积,盐碱地广布;面积121.3平方公里。

川流不息 千姿百态

青藏高原是片神奇的土地

拥有数不清的山川湖泊

这里经历过无数

历史的演变

岁月更迭

哪怕海洋变山峰

平底起丘陵

也改变不了他

独特的气质和神秘的过往

无论过去现在

或者未来

这片土地上的

古老文化和故事将永远被后人传承下去

声明:图文源于青海藏地密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